花城廣場

花城廣場

花城廣場新中軸線廣場正式命名“花城廣場”,位於珠江新城中心,珠江新城是廣州城市新中軸線、CBD核心區。花城廣場位於黃埔大道以南、華夏路以東、冼村路以西、臨江大道以北,總面積約56萬平方米。花城廣場是廣州最大的市民廣場,於2010年10月25日向市民遊客全面開放。周邊規劃有39幢建築,其中少年宮、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8幢已建成。廣場規劃定位為廣州市未來的城市客廳,地下空間中,捷運三號線、五號線及下月初開通的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三條軌道交通線在區內交匯,共設有5座車站。

基本信息

簡介

花城廣場位於珠江新城中心,珠江新城是廣州城市新中軸線、CBD核心區。總面積約56萬平方米。周邊規劃建有39幢建築,包括少年宮、廣州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廣州地標性建築,其中8幢已建成、28幢在建。

花城廣場是廣州最大的市民廣場,廣州花城廣場總面積56萬平方米,廣場總面積44萬平方米,廣州花城廣場面積遠大於廣場!。花城廣場將於2010年10月25日向市民遊客全面開放。

名稱由來

原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廣場,正式命名為“花城廣場”原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廣場,正式命名為“花城廣場”

1、“花城”是廣州的別稱,在全國乃至海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且為廣州專用。

2、有利於凸顯“花城”特色,擦亮“花城”品牌,符合實際、容易理解、便於傳播。

3、從字義上分析,意蘊時尚、熱烈、積極,有具體表象;從字音上分析,先平後仄、抑揚頓挫,無論是用國語還是廣州話讀都十分響亮;從字形上看,結構合理、疏密得當、穩重大方。

4、植有600多棵大樹,將打造成廣州面積最大、品種最多、造型最美、“花城”特色最鮮明的花卉觀覽場所,四季開花、群芳爭艷。

城市客廳

花城廣場花城廣場

花城廣場規劃定位為廣州市未來的城市客廳。花城廣場分為4層,地面層為大型綠化公園和開放式活動空間,地下一層為地下人行道、車行通道(隧道),旅遊大巴停車場以及地下商業城;地下二層為小汽車停車場(約3000個車位);地下三層為旅客自動輸送系統。下周一開通的整個綠化公園及廣場南北長約1公里,以大草地和花帶為背景,種植了超過600棵大樹和古樹,將打造成廣州面積最大、品種最多、造型最美、“花城”特色最鮮明的花卉觀覽場所,四季開花、群芳爭艷。同時設定了約兩公里長的步行木棧道和占地超過1.5萬平方米的浮島湖等。

在花城廣場的地下空間中,捷運三號線、五號線及下月初開通的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三條軌道交通線在區內交匯,共設有5座車站,500米範圍內全覆蓋。市民只需任意搭乘軌道交通線,或者依託空中步行連廊(天橋)、地面過街設施、地下人行通道等,即可輕鬆進入花城廣場內。

建築特色

結構

地面層:大型綠化公園和開放式活動空間;

地下一層:地下人行、車行通道(隧道),旅遊大巴停車場,以及地下商業城(約15萬平方米);

地下二層:小汽車停車場(約3000個車位),並且與周邊39幢建築的停車場相連,加起來共有5000個停車位。;

地下三層: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造型

落成後的花城廣場地面建有人造景觀湖區,大型噴泉、燈光廣場,冷霧降溫系統,並種植600多棵大樹。在花城廣場的北端,有5個花島,其中3個為櫻花島,2個為桃花島,配上柳樹,以植物的多種類襯托花城美譽,營造桃紅柳綠的意境。將打造成廣州面積最大、品種最多、造型最美、花城特色最鮮明的花卉觀覽場所,做到四季花開、群芳爭艷,擦亮花城品牌。

著名景點

廣州歌劇院

廣州市歌劇院由世界著名設計師扎哈·哈迪德(伊拉克)主持設計,位於珠江新城J4地塊。

其外形如“圓潤雙礫”,就像置於平緩山丘上的兩塊礫石,在珠江邊顯得十分特別。由於採用鋼-鋼砼混合結構,預計用鋼量將超過12000噸(未考慮深化設計時增加的各類節點板、支座板及輔助構件),相當於中國國家大劇院穹頂用鋼量6750噸的兩倍。

廣東省博物館新館

新館位於廣州市珠江新城的新城區中心文化藝術廣場。新館環境:新館址西面是廣州歌劇院和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北與廣州圖書館新館相鄰,南瀕秀麗的珠江,隔江與海心沙旅遊公園相望。環境優美,交通可達性好。四座文化設施並列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與中央林蔭大道、濱江綠化帶共同形成廣州文化藝術廣場,將構成廣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廣州市第二少年宮

市第二少年宮占地面積為165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46008平方米。南面弧形建築首層採用架空的開敞空間處理方式,將入口大廳及演藝中心前廳植入其中,二至六層為劇場建築及其附屬用房。北部主樓以序列設計為成長輔導及服務中心、辦公室、展覽廳等,二至六層設計為外語、電腦、美術、書法、合唱、樂器及舞蹈課室,七樓為國際交流廳和樂器排練廳,總共有140多個課室,可容納2萬人。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於2007年1月31日開工,計畫於2009年11月3日竣工,總工期1007天。主塔樓地上103層,地下4層,是華南地區第一高樓。整個項目包括有3.5萬平方米的商業、7萬多平方米的酒店、5萬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集辦公、酒店、休閒娛樂為一體,矗立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建成後將成為展示廣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標建築。 建築特色 依中軸線而生,臨珠江而立。耗資60億,樓高103層,身長440米,鋼網交織,水晶加身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它鶴立於CBD最核心的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方案,是經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局於2004年組織的國際邀請競賽徵集的12個方案中選出的,其設計意念為“通透水晶”。建築結構採用鋼管混凝土巨型斜交格線外筒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內筒的結構體系,在世界超高層建築中是唯一的一例。

這座名為“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廈,人們更願意喚它的暱稱“西塔”。沒有人懷疑它將是廣州最新鮮的地標。她修長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將為廣州這座有2200年歷史的嶺南老城嵌入更多時尚的元素。她不光是這個城市裡奪目的風景,她還是被寄予了整個城市金融業希望的圖騰。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她甚至還沒出生,就被幻想溢滿。她安靜地立在廣州中軸線的旁邊,以其通透而修長名動四方。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正式開業:2012年9月26日,高達432米的全球十大超高層建築之一、廣州市第一高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全面開業慶典在廣州四季酒店隆重舉行,不僅標誌著珠江新城首座超高層商業綜合體和廣州新城市地標正式亮相,也意味著珠江新城核心商務區、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和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市領導方鏇、吳沙、王曉玲、陳如桂、甘新、陳國、王東、平欣光,省、市各有關委辦局領導,廣州市各區委區政府領導出席了開業慶典。廣東省陳雲賢副省長發來賀信,廣州市陳如桂常務副市長、越秀集團陸志峰董事長分別在開業慶典上致辭。

五大功能全面啟用:超五星級酒店、超甲級寫字樓、服務式公寓、國際會議中心、高檔商場等全部啟用。

交通指南

捷運站名:珠江新城途徑捷運:捷運3號線捷運5號線(從捷運珠江新城站B1出入口走約60米到市政務服務中心站乘坐407路。實際只有500多米,步行即可)

公交站名:華成路口499路;冼村路南293路886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