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芭

芯芭為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綿毛而呈銀灰色。根莖垂直或稍傾斜,多少彎曲,向上多頭。葉披針形、條狀披針形或條形,長7—20毫米,寬1—3.5毫米,先端具1小刺尖頭,白色綿毛尤以下面更密。小苞片條形或披針形,全緣或具1—2小齒,通常與萼管基部緊貼;萼筒長5—10毫米,通常有脈11條,萼齒5,鑽形或條形,長的為萼筒的2倍,齒間常生有1一2枚附加小齒;花冠黃毛,長3—4.5厘米,2唇形,外面被白色柔毛,內面有腺點,下唇3裂,較上唇長,在其2裂口後面有2條褶襞;雄蕊著生於花管內里靠子房的上部處,花絲基部被毛,花葯長約4毫米,頂部被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革質,長卵圓形,長10一13毫米;種子卵形,長3—4毫米。花期6—8月,果期7一9月。

【中藥名】 芯芭
【蒙藥名】 阿拉藤一阿給
【別名】 達烏里芯芭、大黃花、興安柰一哈吞一額布斯
【學名】 Cymbaria dahurica L.(玄參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綿毛而呈銀灰色。根莖垂直或稍傾斜,多少彎曲,向上多頭。葉披針形、條狀披針形或條形,長7—20毫米,寬1—3.5毫米,先端具1小刺尖頭,白色綿毛尤以下面更密。小苞片條形或披針形,全緣或具1—2小齒,通常與萼管基部緊貼;萼筒長5—10毫米,通常有脈11條,萼齒5,鑽形或條形,長的為萼筒的2倍,齒間常生有1一2枚附加小齒;花冠黃毛,長3—4.5厘米,2唇形,外面被白色柔毛,內面有腺點,下唇3裂,較上唇長,在其2裂口後面有2條褶襞;雄蕊著生於花管內里靠子房的上部處,花絲基部被毛,花葯長約4毫米,頂部被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蒴果革質,長卵圓形,長10一13毫米;種子卵形,長3—4毫米。花期6—8月,果期7一9月。
【生境】 生於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原。
【分布】 呼倫貝爾、大興安嶺西麓及其南部山地、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陰山山脈及其南部丘陵。我國黑龍江、河北;蘇聯西伯利亞及蒙古。
【產地產量】 產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東部、巴彥淖爾盟東部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 夏、秋季節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切段備用。中藥生用或炒炭用。
蒙藥生用。
【性味功能】 中藥味微苦,性涼。祛風濕,利尿,止血。
蒙藥味微苦,性涼。燥“希日烏素”,消腫,止癢,止血,治傷。
【主治】 中藥治風濕關節痛,月經過多,各種出血,腎炎水腫,黃水瘡。
蒙藥治皮膚瘙癢,陰道滴蟲病,陰囊濕疹,黃水瘡,牛皮癬,“奇哈”病,瘡瘍,癰,外傷出血。
【用量用法】 中藥2—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蒙藥單用1.5-3克,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