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葉點霉葉斑病

芒果葉點霉葉斑病

芒果葉點霉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有兩種症狀:一種是葉片尚未老熟即染病,葉面產生淺褐色小圓斑,邊緣暗褐色,後稍擴大或不再擴展,組織壞死,斑面上現針尖大的黑色小粒點,數個病斑相互融合,易破裂穿孔,造成葉枯或落葉。另一種症狀葉斑生於葉緣和葉尖,灰白色,邊緣具黑褐色線,葉背褐色,病部表皮下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葉緣病斑10×5(mm),葉尖病斑向後擴展可達63×47(mm)。分布在海南三亞。

發病規律

病原:Phyllosticta mortoni Fairman 稱摩爾葉點霉,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橢圓形,深褐色,具圓形孔口,器大小193.8×102(μm),孔口22.4×20.4(μm)。生孢子卵形至橢圓形。無色無隔,64~82×21~26(μm),平均7.3×2.5(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組織內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或葉上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病多發生在夏、秋兩季。

防治方法

(1)加強芒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2)加強果園生態環境,適時修剪,增加通風透光,使芒果園生態環境遠離發病條件。

(3)發病初期噴灑1: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50%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7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