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蓓薇

艾倫·蓓薇

艾倫·蓓薇是前蘇聯諜報人員季娜·彼得羅娃的化名,莫斯科人,1916年,她出生在一個尋常的職員家庭,三十年代參加了蘇聯志願軍來到中國,後化名艾倫·蓓薇從事諜報工作,1942年被日軍捕獲,日本戰敗後回國。

基本信息

簡介

艾倫·蓓薇是前蘇聯諜報人員季娜·彼得羅娃的化名,莫斯科人,1916年,她出生在一個尋常的職員家庭,三十年代參加了蘇聯志願軍來到中國,後化名艾倫·蓓薇從事諜報工作,1942年被日軍捕獲,日本戰敗後回國。

生平

季娜·彼得羅娃是位很普通的莫斯科姑娘,中學畢業之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莫斯科外語學院。在大學,季娜不僅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十分熱衷於各種社會活動,課餘時間經常活躍在校學生會和共青團組織的各項活動中。熱情開朗的性格和聰穎的天資,使她成為老師和同學們喜愛的人物。

2.1從軍

盧溝橋事變,作為有著上千公里共同邊界的鄰國,蘇聯對發生在中國的事變自然保持著高度的警惕。緊接著,歐洲大陸也戰雲密布。如何面對戰爭的威脅,採取積極謀略,確保本國安全,成為蘇聯國家領導層焦慮的重大問題。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航空技術還十分落後,於是,歐美各國投入中國戰場的,是來自英國、蘇聯、美國等工業已開發國家的志願航空隊。這些志願飛行員大都具有多年的飛行經驗,並帶來了相對先進的作戰飛機和運輸機等非作戰飛機。各國在後來招募志願航空隊入華作戰時,除了重點選拔有經驗的飛行員之外,具備各種外國語言條件的應徵人員也在優先考慮的人選之列。在這樣的需求之下,季娜報名參加了蘇聯志願人員。她不僅通曉英語、法語,而且同英國人對話時往往使對方弄不清她的真實國籍。在填寫了所有的報名表格之後,季娜又被安排到無線電技術培訓班學習了兩個多月。隨後,她便被派到了中國的腹地――四川成都郊外的雙流野戰機場。在機場,各國的指揮員和飛行員熱情地歡迎她的到來。戰爭使這個機場幾乎成了男人的世界,年輕的季娜給這裡原只是充斥著口令聲和警報聲的枯燥環境帶來了難得的生氣。她在這裡負責通過機場指揮部同起飛作戰的各國飛行員進行空中無線電聯繫。她那柔美的女中音發出的作戰指令,對於那些馳騁空中沙場的各國飛行員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心理調適。難怪在這裡的蘇聯空軍志願飛行隊的最高指揮官雷恰戈夫上校在肯定季娜的工作時說:“你的到來等於給我們又增加了一個飛行中隊。我們太需要像你這樣的翻譯啦。”季娜就被安排在機場附近的賓館裡住,而且還被批准同飛行員們一起用餐――在戰亂時期能夠享有這樣的一伙食標準已實屬不易。休息時,各國飛行員之間的交流也都要經她翻譯才能勾通。季娜成為了各國飛行員們在異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歐洲戰事的惡化,季娜的生活終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2.2間諜特訓

四川盆地的閉塞,對情報蒐集工作十分不利,蘇聯上級軍事指揮機關決定從成都基地選派精幹的人員,到中國的一些被日軍占領的大中城市中,以合法的身份活動,設立電台,擴大情報蒐集的範圍。為此,雷恰戈夫上校首先認定,季娜是在基地所有蘇聯志願人員中的最合適人選。於是,他找到季娜進行了一次正式的談話。也許由於對上級一向服從的性格,或是因為年輕人所具有的冒險精神,出乎雷恰戈夫的意料,季娜十分爽塊地答應了委派給她的任務。

很快從蘇聯國內派來了一個專門的小組,對外只稱作是對在成都基地的蘇聯飛行員進行身體普查的醫療小組,然而實際上這個小組的任務是對季娜進行短期的高強度間諜訓練。他們要季娜牢牢記住自己的“身世”:出生在新加坡的一個中等英裔家庭,名字叫“艾倫·蓓薇”,1916年出生,在新加坡上了英語國小和中等醫學專科學校,現在打算到上海尋找更好深造的機會。父親是一個專門製造包裝茶葉、咖啡用木箱的小工廠廠主。同時,季娜還受到了更加嚴格的無線電收發報訓練,專門小組還向她面授了反跟蹤、反竊聽、反審訊的課程。兩個月後,季娜從一艘由香港開來的輪船上走下舷梯,登上了上海港。在碼頭上,中國陸軍參謀部設在上海的情報站人員與季娜拉上了聯繫,並把她送到了事先已經預定好了的落腳點――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她提著自己簡單的行李,走進了這座當時全中國最豪華的旅館,將她此行最重要的物品――一隻不大的小皮箱放進了衣櫥。在這個小皮箱裡,裝著足夠使她在中國生存半年的活動經費。在飯店的前台,季娜一次付給了賬房三個月的房錢。儘管季娜認為大可不必在這個房租昂貴的飯店裡住這么長的時間,因為她自信能夠在更短的時間裡租到便宜的公寓,但是她必須這樣去做,因為這都是出發前由特派小組計畫規定好的步驟之一――必須出手大方闊綽,這樣才像一個來自海外的英裔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姐。

果然,季娜在初到上海的一個月里就順利地在英文版的當地報紙《上海時報》上找到了幾處合適的寓所,在有意拖到了第三個月時,才不慌不忙地搬進了她認為最合適的一家。這是一家地處五國共管的公共租界,季娜憑著自己手中的英國護照才有權住到這個區域之中。這套房子的男主人在海外經營著自己的橡膠生意,養尊處優的女主人聽說“蓓薇”小姐是來自英裔家庭的女學生,便很高興地答應把一套可以獨立使用的房間騰出來租給季娜使用。當然,為了順理成章地假戲真作,她在一家教會辦的醫學院報名註冊。3 個月過去了,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按部就班地落實了。根據離開成都時事先制定好了的活動計畫,季娜準時向她的聯繫人發出了約會暗語通知。這一天,季娜在霞飛路的街心花園裡順利地見到了她的聯繫人。這是一個身材高大、瀟灑英俊的年輕人,他的化名叫“林克”,在文雅的談吐之間,隱隱地透出一股軍人的英氣。與這位同樣裝作英國人的同胞聯繫上之後,季娜很快地就擺脫了身處異國他鄉的孤寂感覺。她從這個跟自己經歷差不多的年輕人那裡,獲得了雷恰戈夫的訊息,收到了國內上級的指示,而且,她還知道了母親和弟弟的近況。

在他們的第三次會面之後,“林克”帶來了國內機關的指示:情報站可以啟用了。在此後不久,“林克”專門給季娜送來了一台無線電收發報機和密碼冊,並教給了她基本的使用和隱蔽方法。很快,她便投入了一種特殊的生活狀態之中。白天,季娜只用不多的時間到這個上海有閒階層子女們集中的學校里讀書,而用更多的時間借著購物的名義到處走走,主要的目的是熟悉環境。晚上,偶爾陪房東太太打打牌,漸漸地她還學會了中國麻將的玩法。深夜裡,每當到了無線電約會的時間,她就架起電台與上級聯繫。無線電波為她和自己的祖國建立起一座無形的橋樑,季娜在發出聯絡員送來的所有情報的同時,還收到了許多國內和歐洲戰場的訊息。

2.3諜報生涯

1941年6月22日,季娜首先從房東太太那裡知道了法西斯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的訊息。接著,在上海的各大中外文報紙上都刊登出了這條新聞的詳細內容。頓時,上海租界內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租界巡捕突然上門造訪的事情時有發生。儘管這樣,季娜一直沒有中斷她的秘密工作。1942年12月8日,日軍海軍的龐大編隊成功地偷襲了美國海軍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了。這場使全世界為之震驚的戰事所掀起的強大衝擊波,首先波及到了地處太平洋西岸的東方國際大都市――上海。從此,一向被視為國中之國的上海五國公共租界,不再是外國冒險家和中國有錢人的樂園。倭國駐上海憲兵司令部正式下令派部隊進駐租界,並在租界裡張貼通告,限制租界內居民的各種“越軌行動”。在通告裡的一系列禁令中,包括明令禁止租界內的任何人,以各種名義使用無線電台與外界聯繫,如果有違犯者,一經查出,即以戰時間諜罪送交駐上海的憲兵隊特設軍事法庭審理。一時間,上海租界內人心惶惶,許多外國人不顧在上海的生意,紛紛變賣財產,打點回國。

突然變化了的形勢對於季娜的危險顯然是十分現實的。到這時,就連潛入上海前精心編造的英裔“蓓薇小姐”的身份和英國護照,也難以幫助她擺脫或減輕所面臨的危險。因為,持有英、美等國護照的外國人,已經成為憲兵重點防範的對象。為了將發生危險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的程度,季娜的上級指示她儘量減少無線電聯絡的次數和時間,並且為她設計了幾套在突發情況下實施的應急方案。同時,還指示“林克”以同季娜談情說愛為掩護,幫助她在這套住宅里為電台找到最佳的隱藏地點。完成了這些只能算是力所能及的應變措施之後,雖然不能認為萬事大吉,但是季娜多少鬆了口氣。她開始一絲不苟地按照上級和“林克”為她制定的嚴格程式,又發出了幾次已經被大大壓縮了的簡短電文。然而,她哪裡知道,駐上海憲兵隊的無線電偵聽電台早就注意到了季娜電台的存在。憲兵隊的電子戰專家不但已經將季娜電台編了序號,而且對她發報的指法特點、出現的時間、使用的波長等等因素也都已熟悉掌握,並作了詳細的記錄。恰恰在此時,駐上海的憲兵隊不久前又得到了來自德國的最先進的無線電波方位測定的技術和設備的援助,逐個偵破設立在上海租界所有敵方電台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一張無形的網,已經在季娜的身後不知不覺地越收越緊。

2.4被捕

天線,調諧好發報機。在與上級順利地接通了聯繫之後,她迅速地將白天“林克”交給她的兩份不長的情報發出。就在她發出第二份密電接近尾聲的時候,突然從外面傳來了急促而沉重的敲門聲。聽到這夜深人靜時顯得格外強烈的敲門聲,季娜大驚失色,她馬上意識到,一直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她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急忙把密碼撕碎,再扔到抽水馬桶中衝掉,然後又收回天線,拆除電台,把所有通信設備隱藏到衣櫃後的壁板中。門依然被敲得咚咚作響,季娜在匆忙中換上了睡衣,再把床鋪成剛剛睡過的樣子,這才來到門前。她竭力使自己保持鎮靜,隔著門問道:“是誰?”“憲兵隊,趕快開門!”“這裡只住著我一個女人,你們必須把房東太太叫來我才能開門。”不一會兒,門外傳來了女房東的聲音:“蓓薇小姐,你快開門吧,我也沒有辦法。”這時,季娜不得不把房門打開。全副武裝的憲兵闖了進來,一名日本軍曹用手槍逼往季娜,其餘的人馬上在房間的上上下下有經驗地搜了起來。沒有用多長時間,隱藏在衣櫃後面壁板里的電台和天線都被搜查了出來。“密碼藏在哪兒?”“我什麼都不知道,剛才我還在睡覺。”“你這會兒不說不要緊,我們請你去憲兵隊慢慢說。”軍曹命令季娜換好衣服,帶上被搜出的電台及其他東西,上車回憲兵隊。當這一夥憲兵押著季娜走出房門的時候,房東太太驚慌卻又帶著幾分同情地默默望著她。

到了憲兵隊,審訊馬上就開始了。季娜被強制坐在一張粗糙的木椅上,面對著強烈的燈光,雖然沒有馬上對她施用酷刑,但她心中十分明白,一生中遇到的最嚴酷的考驗已經開始了。一名粗通英語的軍官用生硬的語調審問她:“誰派你到上海從事間諜活動的?在上海你又和誰取得聯繫?”“我不是間諜,也沒有從事任何間諜活動。”季娜按照事先編好的理由沉著回答。“那么對於隱藏電台你將作何解釋?”“我不過是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這種事在我們的國家裡是很常見的事。至於隱藏電台,那是因為你們禁止無線電愛好者們發報,我不得不這樣做。”“小姐,你應該知道,我們已經掌握了你從事反日間諜活動的所有證據。”這個會講英語的軍官威脅說,“如果你不同我們很好地合作,我們有的是辦法把你的嘴撬開。”季娜心中明白,他這是指將對她施用刑法。關於日本人對於戰俘和間諜的殘忍手段,她在來中國之前就早有所耳聞。儘管在成都時,來自國內的特派小組的教官曾經教過她在被捕之後應該怎樣對付敵人的審訊,但是她仍然幻想,面前這位看來受過高等教育的軍人,對待一位歐洲婦女總不能夠像對待普通的亞洲人那樣殘酷無情吧。季娜把日本人估計得過於仁慈了。會講英語的軍官很快將季娜交給了一夥很專業的審訊人員,這些人把她帶進了一間專門的密室,開始對她使用各種刑法。其中,有的她曾經聽說過,有的卻是聞所未聞。季娜決心用沉默來對待憲兵的嚴刑拷打。她一次次地被折磨得昏死過去,又一次次地被用涼水澆醒。季娜抱定一個信念:“倭國人除了無線電台外其他什麼證據也沒有掌握,而且看來還不知道我是蘇聯人。他們想從我這裡了解“林克”甚至雷恰戈夫的情況,如果讓他們得逞,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蘇聯間諜了。”就是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季娜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嚴刑拷打。

每天晚上,憲兵在審訊之後就把她投進一間大牢房裡。在這裡,關押的幾乎全都是中國犯人。季娜害怕暴露了自己的真實國籍,便有意地端著歐洲人的架子,和她們保持著較遠距離。儘管這樣,這些中國人仍然儘可能地幫助她。她們給她騰出最好的位置,拿出一些多少可以禦寒的被褥和衣物給她用,每當她被提審回來的時候,這些中國人把留下來的食物送到她的嘴邊,努力地說服她儘量地吃上哪怕一點點。就這樣,季娜強撐著硬挺了下來,闖過了憲兵嚴刑拷打這一關。但是,日本人不願意輕意放過這個盯了一年多的線索。一天,季娜被傳喚到了審訊室,那個懂英語的軍官沒有馬上讓手下的人動用刑法。他從保險柜中取出了一瓶香檳酒和兩支高腳杯,然後把酒斟滿。他把一杯酒放到了季娜面前的桌上,自己拿著一杯,慢慢地踱到窗前,端著酒杯,凝視著杯中泛起的泡沫,背對著季娜,久久地沉默著。突然,這個倭國軍官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戰爭!”他輕輕地開了口,“一切都是因為這場無聊的戰爭。”又是短短的沉默。“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想你一定還在上學吧?”他看季娜沒有回答,就接著說了下去。“戰爭前,我大學剛剛畢業。英文專業,分配在外交部。如果不是這場戰爭,我本可以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這些現在的敵對國家中去當外交官、記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來到這混亂的支那,做這種讓文明人不齒的事情。”季娜依然沉默著。“不過,我很不理解,”這個軍官接著又說,“我到中國是出於無奈,你作為一個歐洲人,這樣地為中國人工作也太不值得了。我們日本和你們歐洲國家一樣,都是文明社會,在對待支那人的立場上是應該一致的,而絕不能被他們利用。所以,只要你同我們合作,告訴我們在上海的聯繫人,交出密碼,我保證你不會受到任何的牽連,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上海或回國去上學。”“你說得不錯,”季娜終於打破了沉默,“我也十分希望這樣。可是我的確是個普通的無線電業餘愛好者,根本就沒有你所說的聯繫人和密碼。我能夠做的只有這些了。”說完這些話,季娜再也沒有開口。“這樣的話,我就愛莫能助了。”會講英語的日本軍官再一次把季娜交給了審訊室。接著,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昏厥,和一次又一次地被涼水澆醒。

2.5獲釋

法警勉強扶起虛弱的身體,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季娜並沒有在上海的監獄中一直住滿6年。兩年半以後,日本戰敗投降,季娜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所有難友一起,從監獄中被中國軍隊解救了出來。在季娜獲釋的第三天后,她就同蘇聯駐上海領事館取得了聯繫。同年,她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在後來建立的東京遠東國際法庭上,曾經審訊和拷打過季娜的日本憲兵都受到了應有的審判。

相關圖書

艾倫·蓓薇 艾倫·蓓薇

《王牌女諜---世界著名女間諜紀實》

3.1基本資料

作者: 阿文

ISBN: 9787807533900

出版社:哈爾濱

出版日期: 2008年10月

3.2內容簡介

紀實的手法進行生動、細緻的介紹,既描繪了女間諜神秘的間諜生涯,又重點介紹了女間諜的傳奇故事,讓讀者對女間諜生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既有很強的故事性,又有豐富的趣味性、知識性。

世界各國著名間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