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派克

艾倫·派克

艾倫·派克,1944-2-14出生,英國導演、作家、製片人,代表作品有《鳥人》、《貝隆夫人》等。

主要作品

對於“艾倫·派克”的了解,我們可能從《鳥人》、《艾維塔

(《貝隆夫人》)更多一點,《鳥人》是電影學院的視聽分析(文學系蘇牧的課)經典教材,“這是一部在電影語言的套用上幾乎無懈可擊,製作精美的好萊塢電影。”而《艾維塔》(《貝隆夫人》)不僅因為麥當娜主演阿根挺國母被鬧得眾所周知,而且它的主題歌響徹全球。艾倫派克的電影總是圍繞著戰爭、暴力、搖滾等主題,但是對於戰爭的描述是圍繞著“反戰意向”的反思。

迷牆介紹

迷牆》是艾倫派克電影中較另類的一部電影,在好萊塢世界中也是獨樹

一幟的一步影片。如果說它是一部電影的話,我更願意說它是一個音樂片,當然不僅因為以平克佛洛依德為題材的電影,也不止是《迷牆》中的音樂是代表搖滾樂的一個顛峰。

該片是由平克·佛洛依德家族的人Roger Waters親自擔綱,講述搖滾明星因厭倦了過多的音樂演出而將自己反鎖在洛杉磯的一間酒店之中,當時電視上放映著一部老戰爭片,而我們順著平克的回憶游離在記憶和夢鏡中。

該片不是一個常規敘事的電影,所以大家不能從敘事過程中獲得戲劇張力。被這部電影吸引或迷戀的原因正是感情的爆發力、以及不流於平庸的詭異宣洩。在這種多維感情衝突與交戰過程中,展現的灰色地帶正是作者需要描述的,而這種描述也被描述本身消解掉,留下是沒有痕跡的悲哀。迷牆(也叫平克·佛洛依徳的牆)的名稱大概就是從這延伸出來的。

由於戰爭,主人公失去了父親,孤獨的他渴望得到愛,

但是整個社會秩序給他建立起一座冷漠的牆,而且讓他意識到“自己僅不過是這堵牆的一塊磚”,雖然有勇氣衝破這堵牆,方式當然是通過暴力的。但面臨眼前的是自身的牆,放縱、欲望、暴力、反叛、權利是自己衝破第一堵牆之後的形式或是武器,卻又陷入了自己的欲望之牆,無法擺脫。

在充滿暴力和欲望的影像紀錄中,導演還是不斷地回歸他的溫情,包括開始時對父親的回憶、童年的嚮往、反覆出現的自然和諧的景象,夕陽、大自然、小孩、和田鼠。我想這同樣是經受無數創傷之後反叛的背面。

實際上,本片藉助影像的衝擊力在探討一個哲學的命題,當然結果是沒有答案的,最後的那些孩子們在搬運一塊塊磚帶動作者的關懷與傷感。要衝破一堵堵牆是本片另一個動機,但是作者迷失在牆城中。但暴力是必須的,只有暴力,所以作者透出無限的悲不得哀,死亡是最後的選擇。

該片的另一個特點是影像中的動畫設計,鷹、兩朵嬌艷充滿欲望的花、以及鐵錘等都將給你留下無法磨去的印象,能夠從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某種歸屬。從表面看來本片是“反戰”的影片,而導演也執意這樣而為。代表著“二戰”後的孩子們的創傷的紀念品,當然也實際上揭示了在美國興起的搖滾樂的社會因素。但是,影片又不自覺的進入了形而上的意圖中。這也可能是作者欲急切圖解的原因。

意識流的剪接方案,對於已經熟練掌握“經典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的艾倫是有意為之,在我看來,該片張力是開放的、不夠節制的、容易煽情的,所以我認為該片與好萊塢電影還是一脈傳承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