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路

航海路位於鄭州市區的南部,東起新107國道,西至西環路,長10多公里,寬30多米。 最初的航海路,是在1986年3月3日破土動工的,當時只是東起城東路,西至西環路,長9245米,寬15米的一段。 1999年9月,西起鄭密路、東至老107國道的航海路東段拓寬改造工程動工。

地理位置

航海路位於鄭州市區的南部,東起新107國道,西至西環路,長10多公里,寬30多米。中與中州大道(老107國道)、城東南路、紫荊山路、京廣南路、大學南路、鄭密路等相交,是鄭州市一條東西走向的繁忙交通大道。

最初的航海路,是在1986年3月3日破土動工的,當時只是東起城東路,西至西環路,長9245米,寬15米的一段。1987年建成通車後,是鄭州市內修建最長的一條水泥混凝土馬路。關於它的得名,是由於1963年這條路的北邊曾有一所海軍文化補習學校,老百姓把這裡叫海校(海校位於原小李莊中段,現改叫政通路)。後經演變為713所,隸屬六機部造船總公司,現在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713所。規劃道路命名時,因為海校和造船研究機構都與航海有關,故將這段路命名為航海路。

詳細介紹

航海路的修通,在上世紀80年代,為緩解市區南部的交通擁擠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沿街機關、學校、商店、飯店、賓館樓房林立,連成一片,車輛穿梭來往,原來的道路已遠遠滿足不了迅速發展的需要。在1996年整修加寬了鄭密路到西環路段。1999年9月,西起鄭密路、東至老107國道的航海路東段拓寬改造工程動工。2000年5月,航海東路變成了一條寬34米、平坦、寬廣、亮麗的新路。而且人行道兩邊鋪了“盲道”,是全市第一條推行無障礙設施殘疾人通道的道路。之後,航海路自老107國道至京廣鐵路立交橋段,稱航海東路;京廣鐵路至大學南路(原叫金海大道),稱航海中路;大學南路至西環路,稱航海西路。

2006年4月,航海東路繼續向東延伸到中牟縣蘆醫廟(現改叫九龍鎮)境內,進一步加快了鄭州市區與中牟縣的對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