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發展史

航母發展史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是一個戰鬥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艦,兩艘防空巡洋艦,4~6艘防空反潛驅逐艦,1-2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CV是航空母艦的英文縮寫,全稱是Carrier Vessels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航空母艦的主要任務是以其艦載機編隊,奪取海戰區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為中心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

航母發展史

空母艦時代

1911年1月18日,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飛機在由“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上降落,預示了航空母艦時代的到來。最初的航空母艦都是由巡洋艦裝上木質飛行甲板改裝而成。1918年改裝的英國“阿爾戈斯”號航空母艦已經擁有像現代航空母艦一樣的甲板。英國在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思想方面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1921年他們就開始擁有3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像傾斜式飛行甲板、蒸汽動力飛機彈射器、飛機降落指揮系統,還有現代飛機的垂直/短距起落技術都是英國人首創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航空母艦並不是海軍的主要作戰武器。那時的海戰還是其他戰艦唱主角,航空母艦隻不過是待在它們一邊的飛機平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航空母艦立刻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理由很簡單,當時普通戰艦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里,而航空母艦的飛機活動範圍已經可以達到480公里。從此以後,在航空母艦戰鬥群中,普通戰艦隻能待在航空母艦的一邊,充當火力支援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國一共建造和改裝了100艘航空母艦。在大西洋,盟軍的航空母艦負責攻擊德國的潛水艇,為向歐洲戰場運輸兵力和物資的船隊提供空中保護。在太平洋,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和日本航空母艦艦隊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較量,如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菲律賓海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海上軍事力量。在攻占日本占領的許多海島的戰鬥中,航空母艦為登入部隊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航空母艦是一支強大的具有高度機動性的國防和軍事力量。它的存在和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威懾。由於全世界大面積的海洋都屬於公海,因此給航空母艦很大的活動天地。由航空母艦和其他艦船組成的艦隊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航空母艦一直在發揮著它的威力。1951年韓戰爆發,航空母艦是美國最早投入戰爭的軍事力量。在1959-1975年的越南戰爭,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及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航空母艦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任務及類型

任務

現代航空母艦主要肩負著3大任務:
1.對陸地和海上目標進行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空中打擊。
2.為海上其他船隻和設施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
3.協同進行反潛作戰。

類型

現代航空母艦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供普通噴氣式飛機使用的大型航空母艦,一種是供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使用的輕型航空母艦。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大小和火力。大型航空母艦體積龐大,有些還採用核動力推進系統。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總長為335米,寬77米,重約83000噸。艦上載有6000多名男女官兵,80多架高性能飛機。這些大型航空母艦雖然有很高的軍事價值,但是造價也非常昂貴。
全世界現在大約只有40艘航空母艦在服役,其中美國海軍有12艘。建造一艘像美國那樣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大約需要5年的時間,費用高達40億美元。並非所有的國家都能夠承受得起。許多國家都趨向於選擇較小的輕型航空母艦,它的長度在150-210米左右,重量在10000-15400噸左右,可供15-26架飛機使用。輕型航空母艦多數使用反潛用的直升機和6-10架像AV-8B“鷂”式那樣的垂直/短距起落作戰飛機。
“蘭利”號是美國的第一艘現代航空母艦,長150米,重20000噸。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航空母艦,美國海軍有12艘大型航空母艦,每艘載有約86架作戰飛機。此外,還有12艘可以用於兩棲作戰的航空母艦。它們比輕型航空母艦大,比大型航空母艦小一些,長約258米,重36000噸,載員900名。這些航空母艦可以運載1800名登入部隊,25架直升機和15架“鷂”式垂直/短距起落飛機。
蘇聯擁有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和4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輕型航空母艦都已退役。“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現為俄羅斯所擁有。它長300米,重59000噸,攜帶50架作戰飛機。與美國航空母艦不同的是,它有12枚威力強大的巡航飛彈,用於攻擊敵方的船隻。
法國有兩艘中型航空母艦,“福煦”號和“克萊蒙梭”號,艦長恰好超過140米,載有40架飛機。
2000年9月28日,法國DCN造船局在西部布勒斯特港將”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式移交給1800名法國海軍官兵,該航母服役後,將替代目前部署在以土倫為母港的地中海艦隊中的“克萊蒙梭”號航母,必要時它可開到紅海、波斯灣、印度洋甚至南太平洋等海域作戰。
英國現有3艘“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他們還準備在21世紀初再建造幾艘。
義大利以前有一艘“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輕型航空母艦
標準排水量10100噸,最大航速30節,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之一。
該艦於1981年3月在義大利聯合造船公司的蒙法爾科內船廠開工建造,1987 年8月服役,一共用了6年時間。 該艦的滿載排水量為13370噸,標準排水量為10100噸。和其它航母不同的 是它排水量非常小,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艦總長180米,寬33.4米,吃水 6.7米。飛行甲板前端設有傾斜度為6.5的躍飛甲板,用於起飛“鷂”式垂直短 距起降飛機。飛行甲板上可停放6架“海王”直升機或相應數量垂直短距起降飛 機。 機庫設在飛行甲板以下,高約6米,相當於兩層甲板的高度;長110米, 約占艦體總長度的2/3,寬15米,總面積達1650米,可用於存放12架直升機或垂 直短距起降飛機。 動力裝置:常規動力,4台美國造LM-2500燃氣輪機,2軸推進,功率8.1萬 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7000海里/20節。 雖為輕型航空母艦,但其搭載飛機能力和反潛、反艦、防空作戰能力都較 強。主要武器裝備:4座傾斜發射“奧托馬特MK2”遠程反艦飛彈系統(射程180 公里),2座8聯裝“蝮蛇”防空飛彈系統(備彈48枚),3座“布萊達”雙管40毫 米炮,2座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搭載飛機:垂直/短距起降飛機9架,直升機12架。人員:艦員550人+航空 人員366人。
凱沃爾”(Cavour)號航母,這是義大利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也是義大利海軍艦隊的旗艦船。交接儀式是在義大利海軍日期間於6月10日在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面前舉行的。
軍旗是在著名政治家Cavour的誕生地——都靈由該市市長Sergio Chiamparino移交的,義大利國防部長Ignazio La Russa、義大利海軍參謀長、艦隊司令Paolo La Rosa也參加了交接儀式。
這艘航母的排水量為27100噸,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非核動力航母,由Fincantieri船廠集成了最高水平的設計的優點和改良後建造而成。
“凱沃爾”(Cavour)號航母的建造開始於2000年11月的契約,2001年6月,在Riva Trigoso開始了第一塊鋼鐵切割,2004年7月下水並轉移到Muggiano進行全套裝配,2008年3月交接給義大利海軍。最近,該航母完成了戰鬥系統的裝備。
“凱沃爾”(Cavour)號航母不僅僅用於軍事領域,還被套用於人道主義行動。該船艦實際上可以定義為Fincantieri的經驗理念在高科技複雜船隻建造上成功套用的結果。
西班牙的航空母艦名為“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根據美國制海艦的設計改進而成。可搭載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和直升機,成為西方又一型現代輕型航空母艦。
1990年,該艦進行部分改裝,對島式上層建築作了改進,使主要艙室布置更加合理,為停機坪上的直升機設定了保護裝置;另外對居住條件進行了改進,使艦上可增住6名軍官和50名技術人員。
該艦在開工的第一年,美國曾為其提供1.5億美元的貸款,它的造價估計約2.75億美元。
滿載排水量:17188噸
艦長:195.9米
艦寬:24.3米
吃水:9.4米
動力裝置:常規動力,2座燃氣輪機,單軸推進。
功率:34.1兆瓦(4.64萬馬力)
航速:26節
續航力:6500海里/20節。
主要武器裝備:4座20毫米近戰武器系統。
搭載飛機:垂直/短距起降飛機12架,直升機16架。
人員:艦員555人,司令部和航空人員208人
中部飛行甲板和島式上層建築
火炮:4座巴贊(Bazán)“梅羅卡”(Meroka)2A 12管20毫米近防炮,仰角85o,發射率3600發/分,射程2公里 2座萊茵麥托(Rheinmetall)37毫米禮炮
對抗措施:假目標:4座洛拉爾·海柯爾(Loral Hycor)SRBOC Mk36 6管發射器,可發射紅外曳光彈和箔條彈,射程2.2海里;SLQ25“水精”,拖明魚雷誘餌;艦體和槳葉降噪
電子支援/對抗:(Elettronica Nettunel),截獲和干擾
作戰數據系統:NTDS指揮系統,11、14號數據鏈,馬可尼-馬特拉Scot 3衛星通信系統
武器控制:4部塞萊尼亞(Selenia)指揮儀,用於“梅羅卡”炮;拉德麥克(Radamec)2000系列
雷達:對空搜尋:休斯(Hughes)SPS52C/D,3座標,E/F波段,240海里
對海搜尋:ISC卡迪恩(Cardion)SPS55,I/J波段
飛機控制:ITT SPN35A,J波段
火控:4部斯佩里(Sperry)VPS 2,I波段,用於“梅羅卡”炮;RTN 11L/X,I/J波段,飛彈警告;塞萊尼亞RAN 12L,I/J波段,目標指示
戰術空中導航:URN25
載機:6-12架AV-8B“鬥牛士”(Bravo)垂直/短跑起降戰鬥機,6-10架SH-3“海王”(Sea King)直升機,2-4架AB212反潛/預警直升機,2架SH-60B“海鷹”(Sea Hawk)直升機
具有12o升角的躍飛甲板前部
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號(Principe de Asturias),西班牙海軍艦隊旗艦,1988年開始服役。
輕型航母,戰時最多載機37架(基本為“鷂”式垂直起降機和“海王”直升機)。
作為西班牙海軍現役唯一一艘航母,國產化達70%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號”是西班牙人心中的驕傲。
印度也有兩艘80年代從英國購進的航空母艦(有一艘已於1997年退役),雖然比較陳舊,但也可以給印度海軍提供一些空中保護。最近他們宣稱,將建造新的航空母艦。
阿根廷也曾有一艘航空母艦,這艘命名“五月二十五日”號從英國購進的航空母艦因為太陳舊,於1999年1月拆除。原為
英國皇家海軍“巨人”級航空母艦,1969年2月開始在阿海軍中服役。
排水量: 19896噸(滿載)。
長:211.3米
寬:24.4米
吃水:7.6米。
主機:2台蒸汽輪機
航速:24節。
武備:9門L90型40毫米單管炮
艦載機:12架“超軍旗”戰鬥機、6架S-2E“追蹤者”反潛機、 4架SH-3D“海王”反潛直升機、l架A-103“雲雀”—Ⅲ直升機
巴西的航空母艦則是購自法國的“福煦”號航母,2001年3月法國為了籌措建造”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不斷超支的建造費用,以1400萬美元的低價提前向巴西出售“福煦”號航母,而按原計畫它應該是到2O04年才退役。於是巴西平白撿了個便宜,其海軍也將因此成為南美地區海上制空能力最強的力量。

武器裝備

航空母艦的主要武器裝備是它裝載的各種艦載機,殲擊機、轟炸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等。航空母艦是艦載機進行戰鬥,直接把敵人消滅在距離航母數百千米之外的領域。艦載機是航空母艦最好的進攻和防禦武器。從理論上說,沒有一種艦載雷達的掃描範圍能超過預警機,沒有一種艦載反艦飛彈的射程能超過戰機的航程,沒有任何一種艦載反潛設備的反潛能力能超過反潛機或反潛直升機。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可以在航母的整體控制指揮下,對數百公里外的敵對目標實施搜尋、追蹤、鎖定、攻擊,所以無需再安裝其它進攻性武器。
航空母艦上也裝備自衛武器,有火炮武器、飛彈武器。前蘇聯的航母同時裝備有遠程艦對艦飛彈,從這一點來說前蘇聯的航母是“航母與巡洋艦的混合體”。武器裝備還有對空,對艦甚至反潛飛彈,自衛武器毫不含糊,對自身的保護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分類

任務

根據執行任務類型分為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反潛航空母艦載有反潛直升機。多用途航空母艦既載有直升機,又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現在各國裝備的航母多為多用途航空母艦。

排水量

大型航母(排水量6萬噸及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其中排水量9萬噸及以上的核動力航母稱為超級航空母艦,像美國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艦載機

有固定翼飛機航空母艦和直升機航空母艦,前者可以搭乘和起降包括傳統起降方式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內的各種飛機,而後者則只能起降直升機或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飛機。現在如美國,已經在航母上裝備摺疊翼戰機。

動力裝置

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核動力航空母艦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蒸汽輪機為基本動力的航空母艦。核動力航母的續航時間比常規動力航母要長得多,一般核動力航母滿載的核燃料可以連續使用30年不用加燃料。

其他

此外,一些國家的海軍還有一種外觀類似的艦船,稱作“兩棲攻擊艦”,也能搭乘和起降軍用直升機或是可垂直起降的定翼機。這種兩棲登入艦好似被縮小的航母,這種艦用途也很廣泛,主要是作為搶灘登入的運輸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