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在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都是從殲擊機飛行員中選出的。第一位女航天員會從第八批女飛行員中產生嗎,第八批女飛行員的培養目標在選拔時就很明確:她們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將由原來的空中運輸擴展到空中預警、電子偵察、空中加油等領域,並為“神舟”號載人飛船選拔培養中國女航天員儲備力量。

航天員選拔

航天活動要求航天員有強壯的身體,以耐受各種惡劣環境條件;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以掌握複雜的操作技能和應付意外情況;有較高的文化程度,以探索載人航天的經驗;有崇高的獻身精神,以適應航天探險活動。早期的飛船在主動飛行段和返回飛行段要經受 6~8g的過載,航天員大都從空軍飛行員或試飛員中選出。後來,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力學環境大大改善,太空梭的過載僅為2~3g。因此對航天員體格方面的要求相應降低。同時由於載人航天活動的任務漸趨繁多,於是航天員便分成了兩類。一類是航天駕駛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駕駛載人太空飛行器。這類航天員一般還是從具有豐富經驗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另一類是科學技術工作人員,他們執行各種空間使命,如在軌道上施放衛星或從軌道上回收、修理衛星,進行空間物理探測、空間醫學研究和空間加工試驗等。對這類航天員不要求具有飛行的技術和經歷,但必須具有某種科學技術的專長。

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的具體內容根據太空飛行器的裝備、航天任務等確定。

一般分為4個方面

①一般性條件:與飛行員選拔相同,但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②醫學選拔:除沿用飛行員的醫學選拔條件外(見飛行員體格檢查),還在既往史上注意有無隱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在體檢中須全面而細緻地檢查心血管系統、前庭功能和視覺系統等。
③心理學選拔:了解個體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注意力、靈活性和動作能力。

預備航天員預備航天員

④航天特殊環境因素的耐受性選拔:在以上3項合格後方能進行這一項目的選拔。檢查內容包括:心肺功能檢查,進行立位耐力和運動負荷試驗,觀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標,選用最佳心肺功能者;前庭功能檢查,採用轉椅、鞦韆或灌耳等方法,選出前庭植物神經反應穩定性佳者;超重耐力檢查,採用人體離心機作正向和橫向超重耐力的檢查;失重飛行檢查,以飛機作拋物線飛行,選出對失重反應良好的人;低壓缺氧耐力檢查,在低壓艙內篩選,排除缺氧耐力差和低壓敏感者以及易暈厥者;振動耐力檢查,排除對振動過於敏感者;隔絕環境適應性檢查,以此評價個體在異常環境而又無外界因素刺激下的適應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此外還有高溫耐受性檢查等。經過這些項目檢查後,醫務人員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單項和綜合項目的評定,作出總的評價。
女性航天員在選拔的項目和標準上與男性航天員無本質差別。通常,女性航天員大都擔任航天飛行中的飛行專家或科學家的任務。自第一位女航天員蘇聯的В.В.尼古拉耶娃-捷列什科娃遨遊太空之後,又有蘇聯的С.Ε.薩維茨卡婭、美國的S.K.賴德等女航天員參加了航天飛行,並進行了科學試驗。航天實踐表明:婦女具有男人一樣的對空間飛行環境的適應能力,並能勝任航天飛行任務。

中國首次選拔女航天員

中國開始選拔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初選階段工作日前結束。經過選拔專家組嚴格評審,共選出男性候選人30名,女性候選人15名,此次航天員選拔也是我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以來,首次選拔女性航天員。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初選階段工作日前結束。經過選拔專家組嚴格評審,共選出男性候選人30名,女性候選人15名,45名候選人全部是空軍現役飛行員。在他們中間將最終選出5名男預備航天員、2名女預備航天員。此次航天員選拔也是我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以來,首次選拔女性航天員
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分初選、複選和定選三個階段進行。初選工作於2009年5月啟動,由空軍組織實施。初選工作分基本條件選拔、臨床醫學心理選拔、基本條件覆核、家庭情況調查、綜合評定五個階段進行。按照年齡、飛行時間和等級機型身體等基本條件,在全空軍飛行員中進行選拔,初步選出的候選者分為24批次,在指定的軍隊醫療單位進行臨床醫學和心理選拔。根據綜合評定,最終選出了45名男、女候選人。
據空軍負責選拔的有關人員介紹,30名男性候選人均是現役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女性候選人均是現役運輸機飛行員,多人執行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軍事演習等重大飛行任務,飛行技術過硬,心理素質俱佳。這批候選人中年齡最大的34歲,最小的27歲,平均年齡30.4歲。45名候選人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此次選拔,空軍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選拔領導機構,按照“嚴格標準,好中選優”的原則,嚴密組織實施,初選過程客觀、透明、可信,符合複選階段選拔標準要求。
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選拔複選工作近日啟動,45名候選人分3批進行生理功能和心理等全面檢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