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出艙活動醫學基礎

航天員出艙活動醫學基礎

1.2.1 1.3.2 8.2.1

基本相信

作 者:黃偉芬


出 版 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叢 書 名:航天科技圖書出版基金
ISBN:9787802183780
出版時間:2008-09-01
版 次:1
頁 數:285
裝 幀:精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臨床醫學

內容簡介

《航天員出艙活動醫學基礎》概要介紹了出艙活動的定義、目的和發展方向,分析了艙外環境因素和出艙活動特點,針對與出艙活動密切相關的減壓病、輻射效應、能量代謝、心血管、運動病和心理學等問題,論述了其發生機制、臨床表現及防護措施等。《航天員出艙活動醫學基礎》以成熟理論為主,兼顧熱點前沿,同時,對在出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其他醫學風險,如低壓缺氧、體溫超常、視覺障礙、體能下降等問題也進行了分析和識別,並給出了安全措施與對策。
《航天員出艙活動醫學基礎》既是對航天員及其教員進行培訓的專業教材,又可供航天醫學研究與管理人員作為技術參考書,還可作為高等學校師生學習航天醫學、了解航天員出艙活動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出艙活動任務簡介
1.1.1 出艙活動的定義
1.1.2 出艙活動的分類
1.1.3 出艙活動的作用與意義
1.2 出艙活動發展概況
1.2.1 出艙活動發展歷史
1.2.2 出艙活動發展趨勢
1.3 出艙活動必須具備的條件
1.3.1 氣閘艙
1.3.2 艙外航天服裝備
1.3.3 訓練有素的航天員
1.4 出艙活動程式
1.5 出艙活動環境因素的特點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1.5.1 失重
1.5.2 低壓
1.5.3 宇宙輻射
1.5.4 微流星體與空間碎片
1.5.5 溫度
1.5.6 出艙活動面臨的主要醫學問題
1.6 出艙活動中航天員出現的醫學心理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出艙活動與減壓病
2.1 減壓病
2.1.1 減壓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2.1.2 減壓病發生的影響因素
2.1.3 出艙活動減壓病的發病機率
2.1.4 減壓病的臨床表現及分類
2.1.5 減壓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2.1.6 太空減壓病的治療
2.1.7 太空減壓病的預防
2.2 與壓力波動相關的其他疾病
2.2.1 胃腸脹氣
2.2.2 中耳損傷
參考文獻
第3章 出艙活動與空間輻射
3.1 概述
3.2 空間電離輻射
3.2.1 空間電離輻射的來源
3.2.2 有關飛行軌道的電離輻射環境
3.2.3 空間電離輻射的醫學與生物學效應
3.2.4 空間電離輻射的防護
3.3 空間非電離輻射
3.3.1 空間非電離輻射的來源
3.3.2 空間非電離輻射的醫學與生物學效應
3.3.3 空間非電離輻射的防護
3.4 空間輻射研究的發展方向
3.4.1 國際空間站上計畫進行的輻射實驗
3.4.2 航天輻射防護藥劑的研究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4章 出艙活動的能量代謝問題
4.1 基本概念
4.2 出艙活動能量代謝測試方法
4.2.1 直接測熱法
4.2.2 間接測量法
4.3 出艙活動代謝水平
4.3.1 人體代謝水平分類
4.3.2 美蘇/俄航天員歷次出艙活動代謝水平
4.3.3 出艙活動能量代謝率增高機制
4.3.4 出艙活動代謝率增高的影響
4.3.5 出艙活動代謝率增高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第5章 出艙活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5.1 出艙活動時心血管系統的變化
5.1.1 出艙活動時生理狀態的監測
5.1.2 出艙活動時心功能的變化
5.2 出艙活動時心血管系統變化的起因
5.2.1 心理應激
5.2.2 微重力的影響
5.2.3 出艙活動環境
5.3 出艙活動時心血管不良變化的預防
5.3.1 航天員選拔
5.3.2 航天員訓練
5.3.3 航天飛行中的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第6章 出艙活動與航天運動病
6.1 概述
6.1.1 航天運動病的發病率
6.1.2 航天運動病的症狀及病程
6.1.3 航天運動病的特點
6.1.4 前庭功能的試驗/實驗研究
6.1.5 出艙活動與航天運動病
6.2 航天運動病的發病機理
6.2.1 感覺衝突
6.2.2 體液重新分配論
6.2.3 其他影響因素
6.3 航天運動病的防護和治療
6.3.1 前庭功能選拔
6.3.2 航天員訓練
6.3.3 藥物套用
6.3.4 加強飛行前及出艙前的心理準備
6.3.5 物理和機械防護措施限制頭部活動
6.3.6 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科學制定作息制度,適當安排出艙時間
6.3.7 傳統的中醫防治方法
6.3.8 加強對運動病發病機理和前庭植物神經
反應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7章 出艙活動中的心理學問題
7.1 概述
7.2 出艙活動任務分析及其心理需求
7.2.1 艙外航天服系統分析及其心理需求
7.2.2 出艙準備階段(過閘)分析及其心理需求
7.2.3 出艙活動過程分析及其心理需求
7.2.4 返回到氣閘艙後的任務分析及其心理需求
7.3 出艙活動中航天員必備的關鍵心理素質
7.3.1 保持適當情緒應激水平的能力
7.3.2 對抗太空錯覺的能力
7.3.3 心理相容性
7.4 針對出艙活動的心理訓練
7.4.1 情緒應激能力反饋訓練
7.4.2 心理相容性訓練
7.4.3 對抗錯覺訓練
7.4.4 結合性心理訓練
參考文獻
第8章 出艙活動中的其他醫學問題
8.1 低壓缺氧
8.1.1 缺氧原因及分類
8.1.2 人體的急性缺氧反應
8.1.3 高空缺氧及其危害
8.1.4 低壓缺氧的預防
8.2 出艙活動中的體溫調節
8.2.1 正常體溫及其調節
8.2.2 高溫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8.2.3 低溫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8.2.4 溫度應急事故分析
8.2.5 高、低溫環境及體溫調節問題的預防
8.3 出艙活動中的視覺問題
8.3.1 航天飛行中的視覺功能
8.3.2 出艙活動中出現的視覺問題
8.3.3 視覺問題的預防
8.4 其他醫學問題及防護措施
8.4.1 創傷
8.4.2 身體固定的問題
8.4.3 運動生理學方面的問題
8.4.4 其他突發性疾病
8.4.5 出艙活動醫學問題的防護
參考文獻
第9章 出艙活動的安全性
9.1 出艙活動安全性要求
9.1.1 安全性目標與指標要求
9.1.2 出艙活動風險分析評價要求
9.1.3 出艙活動安全性設計要求
9.2 國外出艙活動中出現的故障和危險
9.2.1 蘇/俄出艙活動中的危險事件
9.2.2 美國出艙活動中的危險事件
9.2.3 國際空間站出艙活動中的危險事件
9.3 出艙活動安全性分析
9.3.1 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度分析
9.3.2 系統危險分析
參考文獻

前言

突破和掌握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的基本任務之一。出艙活動是一項難度和風險都非常大的載人航天高技術,這一技術不僅涉及艙外航天服、載人太空飛行器氣閘艙等工程系統的技術,還涉及航天醫學、航天心理學和人一機一環境系統工程等方面的問題。
出艙活動給航天員帶來的醫學和心理學問題對出艙活動的成敗影響重大,必須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航天員訓練方案,編寫出滿足訓練要求的訓練教材。航天員在地面訓練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操作技能和出艙程式,還必須了解出艙活動帶來的醫學、心理學影響及其防護措施,並主動配合訓練,從身體和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為此,非常有必要給航天員開設與出艙活動相關的醫學理論課。考慮到我國目前尚無此方面的教材和專著,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專家及時編寫了這本書。該書文稿已在我國航天員出艙活動基礎理論訓練中使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