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鳩國

春秋時期,今安徽長江北岸有一舒鳩國,時為江淮流域諸國中較強大的國家之一。銘文中的“伐鳩”,當即指此。舒鳩簡稱“鳩”,如同舒蓼簡稱“蓼”。

基本簡介

西周各國西周各國

舒鳩,春秋時代吳國楚國之間今安徽省舒城縣的群舒的一支,根據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文公十二年》所引的《世本》記載,群舒包括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皆為偃姓。春秋時期淪為楚國的附庸,春秋中期吳國興起,舒鳩因為聯合吳國而最終為楚國滅亡。
舒鳩為群舒的一支,同為楚國附庸。《春秋左氏傳·文公十二年》記載,公元前615年,群舒背叛楚國,楚國令尹成嘉俘獲舒國君主和宗國君主,並進而圍攻巢國
《春秋左氏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公元前549年,吳國召舒鳩人背叛楚國,楚康王攻入舒鳩國境,舒鳩告楚王稱並未背叛楚國,楚師撤退。下一年公元前548年,舒鳩人背叛楚國,與吳國軍隊聯合。楚國令尹屈建率師討伐舒鳩,吳國援救舒鳩,楚師在會戰中大敗吳師。並進而滅亡舒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