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漢語辭彙]

舍人[漢語辭彙]

舍人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shè rén,基本意思是指旅店的主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又指左右親近的人。

基本信息

條目:舍人

拼音:shè rén

注音:ㄕㄜˋ ㄖㄣˊ

引證解釋

1.旅店的主人。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2.戰國及漢初王公貴人私門之官。

《戰國策·楚策四》:“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

《漢書·王莽傳上》:“其令公奉、舍人、賞賜皆倍故。” 顏師古註:“舍人,私府吏員也。”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雎)欲求事魏王,因家貧,不能自通。乃先投於中大夫須賈門下,用為舍人。”

3 宋以來俗稱顯貴子弟為舍人。

元·無名氏《碧桃花》楔子:“小生不是歹人,是隔壁縣丞衙里的舍人 張道南。”

清·洪升《長生殿·禊游》:“老旦扮賣花娘子,小生扮舍人。”

4 明代稱應襲衛所職位的武官子弟為“舍人”。

《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小人姓賈,名石,是宣府衛一個舍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那舍人北邊出身,從小曉得些弓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