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西漢時遵義籍學者]

舍人[西漢時遵義籍學者]

舍人,古代官名。《周禮·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宮中之政,分其財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宮內人之意,後世以為親近左右之官。 秦漢有太子舍人,為太子屬官; 魏晉以後有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 隋唐又置起居舍人,掌修記言之史,置通事舍人,掌朝見引納; 明清內閣中書科設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此外, 宋有閣門宣贊舍人, 元有直省舍人、侍儀舍人, 明有帶刀散騎舍人,則皆為近侍武職。

古代學者

舍人,漢武帝時代犍為郡敝邑(今貴州遵義)人,西漢時學問家。曾任犍為郡文學卒史,著有《爾雅注》三卷。《爾雅》是春秋到西漢初期,儒家為了解釋經書編輯而成的一部訓詰書籍,將中國古代經傳中難懂的同義詞和各種名物,分別歸類,逐一解釋。它是我國古代解釋次和名物的第一部重要詞書。儘管如此,一般人閱讀起來仍感艱深難懂,不易理解。因此犍為文學卒史舍人特為該書作注,"注古所未訓之經,其通貫百家,學究無人"。此書南朝肖粱時期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