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市博物館

舊上海市博物館

舊上海市博物館始建於1936年,由建築師董大酉設計,現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10號樓“影像樓”,用來進行CT、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醫學操作。

基本信息

簡介

舊上海市博物館

舊上海市博物館坐落於上海長海醫院內,由著名建築師董大酉設計,始建於民國時期,原為上海市博物館,解放後曾作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舊上海市博物館屬於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楊浦區文化保護單位。

該建築現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10號樓“影像樓”,用來進行CT、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醫學操作。

建築歷史

舊上海市博物館

1934年動工建造,採用董大酉的中西合璧設計,張裕泰合記營廠承建。舊上海市博物館與舊上海圖書館是“大上海計畫”中實施的又一重大建築計畫。

1936年2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首展中國建築展覽會,參觀人數逾四萬,盛況空前。

1994年2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

1999年,長海醫院耗資近2000萬元,對10號樓“影像樓”的室內、外牆進行全面修繕。

布局造型

舊上海市博物館高24米,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外形似北京城鼓樓,重檐歇山、琉璃瓦頂,四周平台有仿石望柱圍欄圍護,外立面由人造石塊砌築,是中國傳統風格與現代派風格相結合的典範。舊上海市博物館與舊上海圖書館連同江灣體育館,在當時被國際譽為“遠東殆無其匹”。尤其是仿中國建築鼓樓造型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堪稱近代建築史上的雙子星座。

破拆事件

2013年5月底,有當地市民發現,舊上海市博物館南側的外牆被鑿出了一個寬達2米的大洞,洞內一片狼藉似在裝修。院方解釋稱,這是為了方便搬運樓內龐大的核磁共振儀,但未報備文保單位,確實欠妥,將於3天內恢復原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