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性的周期變化

興奮性的周期變化是生理學和神經醫學名詞,用低於閾強度的刺激也能引起興奮,且興奮性高於正常。時間上相當於負後電位的後半期,這時Na通道雖未完全恢復,但是膜電位距離閾電位較勁,容易引起興奮。

醫學術語

Excitatory changes in the cycle
生理學神經醫學名詞。
細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現興奮的當時和此後一段時間內,興奮性經歷一次周期性變化,然後才恢復到正常水平,稱為興奮性的周期變化

周期內容

這一周期包括:
(1)絕對不應期:在組織興奮後的一段時期,不論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興奮,興奮性降低到0.時間相當於動作電位的峰電位時期。這時由於Na通道全部開放,或者全部失活,不能產生Na內流而產生動作電位。
(2)相對不應期:在絕對不應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給予組織大於閾強度刺激,有可能使組織產生新的興奮性,且低於正常值。時間相當於負後電位的前半期,這是Na通道只有部分從失活中恢復。
(3)超常期:用低於閾強度的刺激也能引起興奮,且興奮性高於正常。時間上相當於負後電位的後半期,這時Na通道雖未完全恢復,但是膜電位距離閾電位較勁,容易引起興奮。
(4)低常期:興奮性低於正常。時間上相當於正後電位。這時Na通道已經完全恢復,但是膜電位距離閾電位較遠,不容易產生興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