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中學

至善中學

至善中學位於滕州市至善路,創建於1987年,一所公辦中學,學校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生2600餘人,教職工203人,專任教師168人。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1945年春,陳啟昌以全部積蓄和妻子唐述華的陪嫁財物于吉安創辦私立至善中學。校名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之意。任校長。

相關閱

莘莘學子母校情——訪復旦大學博導丁淦林

丁淦林,1932年7月生於吉安吉州。1951年畢業於吉州十屬聯立陽明中學,後考入復旦大學。1955年7月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新聞系秘書、副主任、主任、新聞研究所所長、新聞學院院長;並任復旦大學社會科研處科研組組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1996年獲韜奮國丁獎一等獎,1997年被授予“復旦大學首席教授”稱號。現任復旦大學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新聞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特邀理事、中國韜奮基金會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還在一些高校任新聞傳播學院系的顧問或兼職教授。著作有《鄒韜奮年譜》、《中國新聞事業史》、《中國新聞圖史》等。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首絕唱道出了莘莘學子們對母校的真摯愛戀,然而,它也毫無例外地讓丁淦林內心激盪。幾十年來,母校無時無刻不讓他魂牽夢縈。

2008年9月20日,已然76歲高齡的丁老相約十多位同窗重投暌違久別的母校懷抱——陽明中學(現為吉安一中)。丁老告訴記者,畢業後,同窗們都張開豐滿的羽翼飛向全國各地,飛進各行各業。如今,他們中已經有北師大的教授、博導,有高級工程師、醫生、會計師……但是,無論飛到哪、飛多高,他們都是陽明學子。

“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經歷對我們後來的人生道路影響很大。學校自由開放的氛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淦林說,1946年2月他進入至善中學學習,那時正值解放戰爭時期。然而吉安的進步力量卻十分活躍。在1938年,復旦大學曾遷到廬山,有很多進步大學生就來這裡組織宣傳活動。當時至善中學的校長陳啟昌更是一個愛國敬業的人,從北京大學政治系畢業,思想進步,稟性坦誠剛直,對國民黨的專制腐敗厲聲斥罵。為了辦學,1945年春,陳啟昌變賣全部家產,傾其所有創辦了私立中學——至善中學,校名取自《禮記·大學》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陳啟昌提倡學生們博覽圖書報刊,自由議論各種問題。

1948年8月,丁淦林到陽明中學讀高中。高二的時候,他在學校的學生會負責編牆報。因為國民黨機構當時就設在學校旁邊,所以他們親眼看到國民黨亂抓壯丁,十分腐敗。每屆國民黨“專員”下台離任時,大家難免在背後評論:“上任是官,下任是狗”。當時,牆報上的文章很多揭露了國民黨官員的惡行。每當國民黨來校查看時,校長都會站在學生們這邊,用別的東西把牆報遮掩起來,免得惹上是非。

雖年事已高,但藏在丁老內心的對母校的回憶卻歷久彌新,母校的一顰一笑仍歷歷在目。

“當時學校里一些老師的行為和人品對我影響頗深。他們是典型的知識分子,憂國憂民,性格鮮明,不求聞達,但學問過硬,功底紮實。”丁淦林告訴記者,當時校長教他們英語課,教學方法很到位,全用英文授課,他們雖然只學了2年多時間,但打下了較紮實的英語基礎,當時完全可以看懂一些英文版小說。

“還有王泗原老師,講授語文,一絲不苟。我原來對語文興趣不是很大,王老師在改作文時,把我叫在一旁,一字一句細緻地指出問題所在,還教導說,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寫在紙上。王老師的指點使我的語文水平日益見長,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解放後,王泗原老師被請到了北京,專門編審語文教材。他精通古典文獻,曾參與《辭源》的審稿,出版了《楚辭校釋》和《古語文例釋》等專著,頗受葉聖陶先生的賞識,幾次催他出書,還專門為書題名。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每次出書,他都會寄我一本,還附信寫出書的感受想法。”丁淦林說,母校的老師們就是那種知識分子,默默無聞、扎紮實實地做學問,不求聞達。這些知識分子憂國憂民,心繫祖國,對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感情,總是想要讓國家發展好。

“當時老師非常關心我們,和我們一起出早操,上夜自修。晚上學生睡覺後,他們還提了馬燈來查鋪,給學生蓋被子,整理用具。在陽明中學學習時,我一直住校,和老師們朝夕相處,關係融洽親近。”有些事情即使過去了很久,但總還是讓人無法忘懷。回想起中學時期,丁淦林就有一種大家庭的感覺。

相關介紹

吉州十屬聯立陽明中學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學,系吉安一中前身。1922年秋襲用原陽明書院學產,由吉州十屬聯立陽明甲種商業學校改制而成,校址設於魁聚門府宮(現市政府院內),吉安著名民主革命者謝式南為首任校長。1951年私立朝宗中學、廬陵中學併入私立文山中學,1952年秋,文山中學併入陽明中學,同時校址遷至現址,由省文教廳管轄,改名為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學,1954年元月改稱江西省吉安第一初級中學,1955年改名為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1958年劃歸吉安市管理,並定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