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

自食

1、靠己力養活自己。 2、自己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自食

【拼音】zì shí

【基本解釋】靠己力養活自己。

詳細解釋

【釋義】

1、靠己力養活自己。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張耳、陳餘乃變名姓,俱之陳,為里監門以自食。”《漢書·韓信傳》:“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宋曾鞏《越州趙公救災》:“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菑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春兒自此日為始,就吃了長齋,朝暮紡績自食。”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見(屈)原被發垢面,形容枯槁,行吟於江畔,乃喻之曰:‘楚王不聽子言,子之心已盡矣!憂思何益?幸有田畝,何不力耕自食,以終餘年乎?’”

2、自己吃。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靈公悅而啖之,夸於人曰:‘子瑕愛寡人甚矣!一桃味美,不忍自食,而分啖寡人。’”

自食現象

章魚就有自食其足的現象,據說是神經系統不受控制引起的。暫養長蛸幾天不投餌或餌料不足,會出現自食現象,通常以自食腕尖為主,偶有自食整條腕, 甚至自食內臟的現象。在整個生殖季節,雌、雄短蛸均有自食其腕的現象,雄蛸一般先由第二對腕開始逐條自食,到後來,有的竟會吃去所有腕長的 2/3 以上,致使活動笨拙,幾乎失去活動能力,雌蛸要用腕來護卵,所以只是個別有自食其腕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