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生存

自由與生存

《自由與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觀追蹤》是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謝文郁。本書以這兩條原則及其互動關係為主線,對它們在不同哲學家的思想運動中所造成的張力進行追蹤,力圖揭示自由概念的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發展線索。

版權資訊

題名: 自由與生存 謝文郁著

副題名: 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觀追蹤

譯者:張秀華, 王天民

叢編題名: 思想與社會

ISBN號: 978-7-208-07225-1

出版發行項: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載體信息: 16開本,,平裝,308頁 23cm CNY32.00

責任者: 謝文郁、張秀華、王天民

中圖分類法類號: D091.5

論題主題: 自由主義-研究

附註項: 據原著2001年英文版譯出。原文題名取自原文著作權頁。有書目 (第287-297頁) 和索引。

內容簡介

本書致力於說明、西方思想史的自由概念主要是由柏拉圖、奧古斯丁、馬丁·路德、齊克果等思想家來推動的。這些哲學家的討論形成了一個承上啟下的傳統。這個傳統有兩條基本原則,即柏拉圖的求善原則和基督教的拯救概念。這兩條原則在概念上互相排斥,卻又共存於人們的思想運動中;於是造就了一種張力,調整人們對自由概念的理解和定義。在討論各個思想家的定義方式時本書採用了生存分析法,注重分析思想家在他的生存中所關注的問題,追蹤他的生存關注和他的自由觀之間的關係,分析他的自由觀是如何處理他的生存問題的。

作者簡介

謝文郁,1956年生,廣東梅州人。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Claremond Graduate University)宗教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現任山東大學猶太教和跨宗教研究中心和哲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主要作品有:《蒂邁歐篇》(譯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The Concept of Freedom:The Platonic-Augu-stinian-Lutheran-Kierkegaardian Tradition(Lanha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2),《失魂和還魂》(加拿大恩福出版社,1995年),以及數十篇學術論文。

目錄

自由的根據:自主性還是接受性?(代序)

自序

導言:生存中的自由

第一章 自由與善

一、人皆求善:柏拉圖原則的確立

二、基督教:善只能來自拯救

第二章 尋找生存的出發點

一、自由意志是生存出發點嗎?

二、“拯救”柏拉圖原則

三、恩典才是出發點

第三章 在恩典中的自由

一、權威解釋和詮釋的平等性

二、自由只能是善的:路德一伊拉斯謨之爭

三、自由之路:在信心中辨認恩典

四、由良心引發的生存悖論

第四章 人的良心和近代自由概念

一、笛卡爾的“我思”:自由即自主性

二、洛克和盧梭:平等和自由

三、康德:自由即義務

四、以必然性為基礎的自由

五、接受性還是自主性?

第五章 自由:拯救和可能性

一、拯救能夠作為人的生存出發點嗎?

二、必然性和變化概念

三、永恆可能性概念

四、自由地選擇不自由

五、自由就是緊緊抓住可能性

結語:拯救概念和生存分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