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終結

自然的終結

《自然的終結》是一部有關於由於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的諸多後果的優美、詼諧和悲劇性的著作,分為兩個部分:“現實”和“不遠的將來”。作者比爾·麥克基本在該書的10周年紀念版序中寫道:“當我在80年代末撰寫《自然的終結》時,我進行了兩方面的觀察。首先,我們錯誤的表述了時間———我們曾經認為地球是在無限緩慢地改變著,但事實上這一改變現在正在加速———作為我們自身的改變而導致的後果,地球的改變是急劇的、危險的和神秘的。其次,我們的有關空間的概念也是錯誤的———我們曾經認為人類是渺小的,而地球是巨大的,但是,在我們生活的時代,相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

基本信息

簡介

自然的終結自然的終結

作者:(美)“比爾·麥克基本”又譯“比爾·麥吉本”。《自然的終結》是一部有關於由於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的諸多後果的優美、詼諧和悲劇性的著作,分為兩個部分:“現實”和“不遠的將來”。作者比爾·麥克基本在該書的10周年紀念版序中寫道:“當我在80年代末撰寫《自然的終結》時,我進行了兩方面的觀察。首先,我們錯誤的表述了時間———我們曾經認為地球是在無限緩慢地改變著,但事實上這一改變現在正在加速———作為我們自身的改變而導致的後果,地球的改變是急劇的、危險的和神秘的。其次,我們的有關空間的概念也是錯誤的———我們曾經認為人類是渺小的,而地球是巨大的,但是,在我們生活的時代,相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

內容簡介

從海平面到對流層頂端,這段幾乎維持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氣層,僅有6英里。這6英里狹窄範圍內的空氣,是我們僅有的,其間擠滿了所有陸地生物……空氣中主要氣體是氮氣(占78%)和氧氣(21%),其次為氬氣。而惡名昭著的二氧化碳僅為微量。紅外光和熱能輕易地穿過氧和氮氣,二氧化碳則不同,它如同一張裹著地球的毛毯,把熱能捕集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合碳原子的甲烷,是主要的 “溫室氣體”,它們如大棚蔬菜溫室的玻璃或塑膠一樣,捕捉太陽的熱能以保持室內植物溫暖。二氧化碳在大氣中主要角色之一便是控制地表的溫度。如果二氧化碳太少,地表將成冰原,若過多,則地表將過暖。從1950~1985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達50多億噸。(由於礦物燃料燃燒而加速碳釋放至大氣中,自1890年以來,地表正持續加溫中。從海平面到對流層頂端,這段幾乎維持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氣層,僅有6英里。這6英里狹窄範圍內的空氣,是我們僅有的,其間擠滿了所有陸地生物……空氣中主要氣體是氮氣(占78%)和氧氣(21%),其次為氬氣。而惡名昭著的二氧化碳僅為微量。紅外光和熱能輕易地穿過氧和氮氣,二氧化碳則不同,它如同一張裹著地球的毛毯,把熱能捕集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合碳原子的甲烷,是主要的 “溫室氣體”,它們如大棚蔬菜溫室的玻璃或塑膠一樣,捕捉太陽的熱能以保持室內植物溫暖。二氧化碳在大氣中主要角色之一便是控制地表的溫度。如果二氧化碳太少,地表將成冰原,若過多,則地表將過暖。從1950~1985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達50多億噸。(由於礦物燃料燃燒而加速碳釋放至大氣中,自1890年以來,地表正持續加溫中。

環境問題的綠色著作

1989年出版的《自然的終結》是一本非常出色的講述環境問題的綠色著作。此書已占據了與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同樣重要的位置。麥克基本相對完備地以地球上的溫室效應為核心案例來作敘述、論證和預言,而且將當時已經存在的各種證據,包括當時的爭論,以頗具可讀性的寫法一一道來,使本來科學性很強的一些問題亦可為常人所理解。如今,在他這本書問世10年後,我們已經越來越體驗到溫室效應對於身邊的世界的影響。

環境問題首先是一個觀念問題

在多數人的知覺上,環境問題似乎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而不是人文科學領域裡的問題。然而,麥克基本的這本書這本書卻十分清楚地告訴我們,環境問題首先是一個觀念問題。隨著人口按幾何級數的增長,人類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在我們的這顆星球上,似乎已經再也找不到人類未涉足過的地方,即使是想要使某一處某時某刻沒有人,也有些免為其難。當地球已經不再是足夠大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依舊用宇宙無限的觀念去理解空間。

哲學問題

麥克基本在書中闡述的另一個觀點是環境問題也是哲學問題。“人類中心”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人類成了價值的原點。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我們把氟氯烴排放到大氣里,大片地砍伐、焚燒熱帶雨林,把大量的DDT噴灑在田野里,把成千上萬條河流改變得不再適於魚類生存。以往的環境保護運動也是在人類中心論的影響下發生的。保護自然保護了那些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也摧毀了被人類認為“無用”的東西。

環境科學家所關心的問題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以燃燒礦物燃料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隨著石油、煤炭的開採和燃燒,導致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的後果究竟是什麼,一直是環境科學家所關心的問題。但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共同需求下,正改變著整個現代生活方式。每一個國家都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環境責任的前提下,工業化國家理所當然地應該在阻止全球變暖、減少臭氧層流失等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具體數據

從海平面到對流層頂端,這段幾乎維持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氣層,僅有6英里。這6英里狹窄範圍內的空氣,是我們僅有的,其間擠滿了所有陸地生物……空氣中主要氣體是氮氣(占78%)和氧氣(21%),其次為氬氣。而惡名昭著的二氧化碳僅為微量。紅外光和熱能輕易地穿過氧和氮氣,二氧化碳則不同,它如同一張裹著地球的毛毯,把熱能捕集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合碳原子的甲烷,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它們如大棚蔬菜溫室的玻璃或塑膠一樣,捕捉太陽的熱能以保持室內植物溫暖。二氧化碳在大氣中主要角色之一便是控制地表的溫度。如果二氧化碳太少,地表將成冰原,若過多,則地表將過暖。從1950~1985年,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達50多億噸。(由於礦物燃料燃燒而加速碳釋放至大氣中,自1890年以來,地表正持續加溫中。

作者簡介

比爾·麥克基本,畢業於哈佛大學,是美國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理論家。他在《紐約時報》等報刊發表的數百篇有關自然的文章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比爾·麥吉本廣博的知識以及在哲學、自然科學方面的造詣,確定了他在環境科學領域的重要地位,被認為是與梭羅、卡遜齊名的環保作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自然的終結》(TheEndofNature)、《資訊遺失的時代》(TheAgeofMissingInformation),與《在機械化時代保持人性》(Enough:StayingHumaninanEngineeredAge)等多部論著。《自然的終結》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作。比爾·麥吉本曾是《紐約客》(TheNewYorker)雜誌的特約撰稿人。目前,他定期為《哈潑斯》(Harper's)、《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Monthly)與《紐約書評》(TheNewYorkReviewofBooks)等刊物寫專欄。比爾·麥吉本還是美國米德伯瑞學院的駐校學者,目前和同為作家的妻子以及女兒定居於美國佛蒙特州。

編輯推薦

據微生物學家萊恩馬古利斯(LynnMargulis)說,大約20億年前,由於地球上某些特定細菌的影響,簡單地說,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從最初的1/百萬上升到1/5,也就是從0.0001%上升到21%,與此相比,大氣二氧化碳從280/百萬上升到560/百萬,就像是把我住宅後面的小山與安那普爾那山相比一樣。“這是地球有史以來最深重的污染危機”,馬古利斯寫道。氧氣毒害了所有的微生物,“除去DNA複製、基因轉換與基因突變以外沒有任何能力抵禦這場巨變”。於是,這一過程成功地創造了現今統治著地球的氧合成生命形式。
但是,所有這一切事例同我們現在的經歷都是全然不同的,因為與“人工的”相反,它是“自然的”。一顆小行星墜落在地球上,冰川的前進,在不可改變的星球運行規律支配下,太陽由於持續的爆炸放射著光芒,基因突變使得一些細菌釋放出了大量的氧氣,很快,它們主宰了這顆行星,這是“絕對自然的”污染。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現實的污染危機也是“自然”的,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這應和了希臘早期哲學的觀點,他們認為物質與意識是沒有差別的,自然包括了一切事物。英國科學家詹姆斯羅弗洛克早年間曾經寫道:“人類以及人類所擁有的科學技術無可置疑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與海狸的機械進化並沒有什麼兩樣。按照這一觀點,我們“終結”自然,或者破壞自然的說法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就是自然,我們不可能做非自然的事情。這種觀點也可以被更進一步地延伸,例如,萊恩馬古利斯在回答是否可以將機器人看做是生物這一問題時說:既然“人類的任何發明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包括DNA複製這種過程的多樣性基礎之上的,所以把這種複製(指機器人——譯者注)在時間和空間上同一般的發明區分開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人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永遠地爭論下去,我們對這一類問題還沒有真實的感受,這只是我們論爭的問題,是語義學意義上的論爭。當我說我們已經終結了自然的時候,很顯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自然的過程已經停止了。陽光還是那樣燦爛,風還在刮,萬物還在生長著、衰敗著,光合作用還在繼續著,呼吸還在進行著。可是,我們至少在現代社會裡已經終結了為我們所界定的自然——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自然。

精彩評論

麥克基本的朗朗辯諍……似乎在證明本書與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或約納旦·斯切爾的《地球的命運》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自然的終結》可能會使你改變信念,也可能會使你激憤。但是,在讀過此書之後,你眼裡的世界將一定會與從前大不相同。
——克里夫蘭德·普雷恩·迪樂

比爾·麥克基本向我們展示了他對於人類何以是地球的居民以及我們正在向哪裡去這一問題引人注目的、令人信服的思索。這是一本我們每個人都在渴求的好書……值得一讀。
——羅伯特·科爾斯

一部重要的論著,一本整個出版界少有的當之無愧的“必讀”之書。
——莫賽爾·瓊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