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咬症

自咬症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動物發生的以定期興奮、啃咬自己身體某一部分為特徵的一種慢性疾病.在興奮時,病畜常啃咬自己身體的一定部位,咬壞皮毛,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症,最後因極度衰竭而死亡.本病多見於水貂、狐狸等膽小動物,任何季節都可發生,以春、秋兩季多見.貂群發生本病時,沒有明顯的地區性,常以散發為主.

病因

自咬症自咬症

1)在生產中,使用中特養的被毛改良劑,一般在3到5天左右就可以看到明顯的好的效果。並且的使用效果能達到80%以上。但考慮到使用成本(每隻毛皮動物的使用成本大約在2到7元)的考慮,一般使用半月即可。

2)通過鎮靜、補充維生素和預防繼發感染以及對創面處理,達到間接治療的目的。

5%鹽酸氯丙嗪注射液1——3毫升(根據個體大小決定)

中特養的包被VC(按照說明使用)拌少量料或飲水口服,2次/天,連用3天。

3)通過鎮靜和增強體質,達到抗病的目的。

鹽酸氯丙嗪20毫克,VK1毫升中特養的包被VC0.1克

將上述藥物混合均勻,每天兩次,拌入飼料中直接飼餵。

同時,患部採用碘酊和適量的高錳酸鉀水清洗,然後再用雲南白藥、維生素K、氨基苄青黴素混合均勻後,塗抹於被咬傷的部位,促進傷口癒合。

同時,患部採用碘酊和適量的高錳酸鉀水清洗。脖子上戴上脖套,預防繼續撕咬。

貉、狐自咬症的防治

一、營養攝入不平衡。由於飼養環境和投料不同,個別身體機能低下的貉、狐就會因營養結構不平衡,導致自咬。貉、狐舔舐籠門、屋舍牆角,自食糞便就是先期的表現。

二、遺傳影響。養殖戶在選擇種獸時,將本身就有自咬症的種獸留存,或其上輩為自咬症發病獸。這類自咬症發病後,通常速度較快,一兩天的時間就會造成表層皮毛大面積被食。

三、應激反應。常見的應激反應有以下幾種,①斷奶、分窩、分群等;②轉群、長途運輸、新的環境、新的飼養人員或用具等;③過冷、過熱或氣溫持續的驟然下降等;④電閃雷鳴、鞭炮聲、長期的汽車喇叭聲、暴雨擊打棚頂聲等因素造成動物視覺和聽覺的異常刺激;⑤飼養員經常變更的艷麗服裝、經常有陌生人出現等;⑥注射疫苗、驅蟲、生病等生理異常刺激;⑦飼料的突然改變或飼料中的某種原料或成分突然發生改變等。

四、寄生蟲引起。由於蚤、虱對皮毛表層侵蝕造成貉、狐瘙癢難耐,迫使其咬噬皮毛;體內的各類寄生蟲導致貉狐坐臥不安,最後不得不以自咬來緩解症狀。

五、病毒性的神經症狀。這種自咬症是貉、狐的神經系統被病毒侵蝕所致,這種自咬症發病時,貉、狐會不由自主地自咬。

為了減少貉、狐自咬症的發生,養殖戶應按其發病的原因對症採取措施,首先需按時投餵各類維生素藥物,按照營養學的適當比例搭配飼料和輔料。其次是在留選種獸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把患有自咬症或有這樣傾向的貉、狐當做種獸飼養。同時,應保持養殖區環境安寧,減少應激反應的發生幾率。堅持從仔獸分窩時定期定量投餵或注射驅蟲類藥物,消滅和減少體內外寄生蟲。對於使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均不能阻止的自咬症,建議養殖戶將自咬症患獸的牙齒除掉或戴脖套,強制其不能自咬

相關文獻

耳癢蟎寄生引起狐、貉“自咬症”的診斷與治療 - 養殖技術顧問 - 於少軍,殷會成,姜英民,夏連爽,

毛皮動物自咬症的診斷治療 - 科技致富嚮導 - 無

狐自咬症的預防與治療 - 特種經濟動植物 - 劉樹田

狐自咬症的診治 - 中國動物保健 - 趙明軍 宋志學 呂守林 艾洪林

狐自咬症的診治 - 黑龍江畜牧獸醫 - 趙明軍,宋志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