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自咬症

急性或病勢嚴重的病狐,多數以死亡而告終;慢性自咬症的北極狐患部被毛殘缺不全,一般不致死亡。 有的咬尾端,有的咬尾根,也有的咬臀部或腹部側面,個別病狐將全身毛咬斷。 發現有自咬症的病狐,應嚴格淘汰。

自咬症

臨床症狀

北極狐發病時多呈急性經過,病勢急劇,發作時咬住尾巴或咬住患部不松嘴。有時甚至把後腿咬爛、生並繼發感染而死亡,或將尾巴全部咬斷。急性或病勢嚴重的病狐,多數以死亡而告終;慢性自咬症的北極狐患部被毛殘缺不全,一般不致死亡。

自咬的部位因個體而異,沒有固定位置,但每個自咬狐自咬的位置不變,總是一個地方,多數以咬尾巴和後肢為常見。有的咬尾端,有的咬尾根,也有的咬臀部或腹部側面,個別病狐將全身毛咬斷。發病時間多在餵食前後或意外音響刺激時。

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特異性療法。有很多對症療法,但效果不盡一致,一般多採用鎮靜療法和外傷處理,可收到一定效果。

鹽酸氯丙嗪0.25克,乳酸鈣0.5克,複合維生素B0.1克,將上述藥研碎混勻,分成2次,混入飼料中餵病狐,每日2次,每次1份。患狐咬傷的部位,用雙氧水處理後,塗以碘酊,撒少許高錳酸鉀粉即可。為防止繼發感染,可肌肉注射青黴素10萬~20萬單位,也可剪掉犬齒或給病狐戴上枷板,以防咬傷部位繼續擴大。因蟎蟲病(特別是耳蟎)瘙癢而引起的自咬症,可用藥物驅蟎,即可停止自咬症的發作。發現有自咬症的病狐,應嚴格淘汰。從營養角度考慮,飼料應當全價多樣,蛋白質水平不要超出標準。加餵占飼料總量1%~2%的羽毛粉,可減少自咬症的發病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