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量力

自不量力

【詞語】自不量力(原自成語"不自量力") 【拼音】zì bù liàng lì 【解釋】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力量。(量:估量;估測)。示例: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倖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不自量力,妄自談文。春秋時期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一年,息國為了一件小事,和鄭國鬧翻。息國國王要討伐鄭國,就召集大臣來商議。有的說:“陛下和鄭國國王同姓,不要輕易動武。他下令要全體兵向鄭國發起襲擊。最後,息國兵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自不量力 ( zì bù liàng lì )

釋義: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力量。 量:估量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例: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倖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不自量力,妄自談文。(《鏡花緣》第八十七回)

謎語:鴨子拉板車(打一四字成語)

近義詞: 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以卵擊石、飛蛾撲火、不自量力

反義詞 :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英 文: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oneself

出處

“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戰國策·齊策三》)

“此謂不自量力者也。”《蛙與牛斗》

示例

1.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為首者前致辭曰:‘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於上國,致辱下討。’”

2. 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倖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不自量力,妄自談文。(《鏡花緣》第八十七回)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代。那時,鄭國和息國睦鄰相處。一年,息國為了一件小事,和鄭國鬧翻。息國國王要討伐鄭國,就召集大臣來商議。有的說:“陛下和鄭國國王同姓,不要輕易動武。”有的說:“我們的威望是不是比鄭國高?”還有的說:“我們的力量是不是比鄭國強?”息國國王對這些勸說一點也聽不進。他下令要全體兵向鄭國發起襲擊。鄭國立刻出兵迎戰。最後,息國兵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自不量力”就是高估自己的實力,不衡量自己的實力而輕舉妄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