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驪山

臨潼驪山

驪山,是秦嶺東端的支脈,地處西安以東的臨潼縣境內。驪山名稱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商周時期這裡是驪戎國所在地,故名驪山;一說驪山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遠望山勢如同一匹駿馬,故名驪山。驪山溫泉噴涌,風景秀麗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為帝王遊樂寶地。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是遊覽勝地,曾建設過許多離宮別墅,吸引著各代遊人。這裡有被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紀念西安事變的兵諫亭;紀念女媧補天的老母殿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臨潼驪山臨潼驪山
驪山,是秦嶺東端的支脈,地處西安以東的臨潼縣境內。驪山名稱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商周時期這裡是驪戎國所在地,故名驪山;一說驪山遠處看形似青馬,故名驪山。
驪山夾在渭河和潏水之間,海拔1265米,山上松柏氏青,山下田園成片,風光宜人。南北朝北魏《溫泉碑》讚美驪山自然風景說:“彩霞爭翠,綠樹成行,香風旦起,夕霞晚張”。每當夕陽西下時,雲霞滿天,山色綺麗,清人把這一自然景色譽為“驪山晚照”,列入長安八景之一。俗話說:“山不在高,有水則靈”。驪山自古以溫泉著稱,引來無數沐浴者。驪山還有古老的神話傳說和歷史遺蹟,引起後人的諸多評說。

歷史淵源

驪山最高峰有烽火台遺址,山下有周幽王墓。周幽王 (公元前?年~公元前771年)在位時,生性暴戾,生活荒淫,民不聊生。相傳他寵愛妃子褒姒。褒姒雖是美女,但從未開顏一笑。為博得愛妃一笑,曾令手下撕扯絲綢,想以其響聲博取一笑。此計不成,幽王便對眾臣說:“如有人能使褒姒一笑,賞賜乾金”。當時有個倭臣叫虢石文,出了一個餿主意:”戲點驪山烽火,以逗褒姒一笑”。幽王不聽司徒鄭伯文的勸阻,依了石文的主意,下令點燃烽火,一時間20多個烽火台煙火沖天,鄰近的諸侯望見烽火,立即策馬帶兵,前來救援。當他們到達驪山後,只聽山上管弦樂聲,不見敵人一兵一卒,只好悻悻回去。後來,西戎兵馬真的進攻周幽王,烽火點了,諸侯一個也沒來。結果幽王被殺,褒姒被擄,周從此滅亡。後世說的“千金買笑”和“烽火戲諸侯”,源出於此。
臨潼驪山臨潼驪山
驪山溫泉也叫神女泉,這也有一段傳說。據說在一個月夜,秦始皇在溫泉旁遇一美麗少女,上前動手動腳,少女啐了他一臉唾沫,秦始皇臉上頓覺疼痛難忍,只好跪地求饒。神女見他真的懺悔,便把溫泉水撒到他臉上,治好了臉上的傷痛。從此驪山溫泉又叫神女泉。
驪山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後代的王宮貴族。周代、秦代和漢代,這裡都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後建溫泉宮。公元747年 (天寶六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宮,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宮本身成為一座宮城,繚牆依山勢曲折而築,東西南北分別有開陽門望京門昭陽門津陽門。樓、台、亭、閣散布于山腰,一片豪華景象。唐代詩人郎士元《華清宮》中寫道:
驪岫接新豐,苕嶢駕翠宮。
鑿山開秘殿,隱霧閉仙宮。
絳闕猶棲風,雕梁尚帶紅。
溫泉曾浴日,華館舊迎風。
每年十月,唐明皇借同楊貴妃和朝廷百官到華清宮長住,並在這裡處理朝政,留下許多風流艷事。山上建有飛霜殿,專為唐明皇寢殿。九龍湯,是唐明皇的浴池。為楊貴妃建有芙蓉湯。史載:“湯池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湯,周環數丈,悉砌以百石,瑩徹如玉,面階隱起魚龍花鳥之狀,四面石坐階級而下,中有雙石白蓮,泉眼自瓮石口中湧出,噴注白石蓮之上”。芙蓉湯原址今已開掘,蓮花石至今猶存。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是這樣描寫貴妃沐浴的: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清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明代畫家的《貴妃出浴圖》同樣描畫了貴妃出浴的嬌態。
臨潼驪山臨潼驪山
西繡嶺上的老君殿,原是唐代皇帝祭祀老子的朝元閣遺址。殿前有一個大石槽,相傳是唐玄宗養鹿用的食槽。唐代詩人張繼在《華清宮》一詩中是這樣描寫這裡的: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雲外曲,霓裳閒舞月中歌。
朝陽閣之東是長生殿,這是唐代皇帝祭祀老子之前舉行齋戒儀式的地方,今為地母殿。
唐明皇一世尋歡作樂,隨著唐朝的滅亡,華清宮破壞已盡,留下的故事,後人編書演戲。
解放後驪山加強了植樹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遺址也得到保護。現在山下建有華清池公園,溫泉療養院,山上有纜車連線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盡收眼底。
驪山屹立於西安市臨潼區城南,西有古都之新貌,東有秦俑之兵陣,北有唐華清池之風韻;這裡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山清水秀,卉物滋阜;環境優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驪山--中國名山之一,她是唐華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森林景觀獨具特色,有千畝側柏林、驪山擰擰柏、八戒顯形樹等。其山勢峻峭斷層地貌別具一格。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驪山均留下烙印,古蹟遺址星羅棋布、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離宮別墅皇家風範、地熱溫泉極具魅力。“驪山雲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g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這兩句詩恰到好處地向人們訴說著驪山的歷史。這裡已構成了一處殊堪神往的旅遊勝地。
驪山是1956年被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一,在同年3月,其西安事變遺址“兵諫亭”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0月又被國家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主要景點

上山有台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斑虎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念西安事變而建。過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側,整個華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繡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相傳,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故此稱之為降聖閣,也叫朝元閣。殿內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亂”時,像的正身被燒裂,雙手也被盜,現玉像保存在陝西博物館內。由老君殿轉往東,就到西繡嶺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為歷史傳說中的女蝸而建的。再往東便到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台。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當犬戎攻入驪山,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過了烽火台後往東即到東繡嶺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衝擊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據傳,該寺建於唐開元年間,用造華清宮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著來到位於東西繡嶺之間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橋”。據說,此橋為唐代所建,是一座長5 米,寬2.4米,高5米的單孔石拱橋。相傳,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趕考行至此橋,得仙人指教,幸運考中,此橋由此名“遇仙橋”。
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周幽王在此建驪宮,秦始皇時改為“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建設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因以溫泉為特徵,又稱華清池。1982年4月基建開挖地基時發現唐華清宮御湯建築遺址。經考古專家發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麵積內發現5個湯池遺址,並確認它們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和星辰湯,分別為皇帝、貴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遺址。在這些遺址上建成“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於1990年10月正式開放。華清池內的五間廳是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時,蔣介石住地。
驪山森林公園管理處近年來本著“遵循驪山景區文脈,打造觀景讀史精品,以優質服務爭創驪山再度輝煌”的原則,加大了對驪山的開發包裝力度,各項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堪稱一流,景觀內涵讓您嘆為觀止,她以其秀美深遂,成為賞景抒懷展示中華歷史的大舞台。
國內外朋友們,“驪山人”真誠歡迎您,我們將以“遊客為上帝”的宗旨,為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美的環境,最佳的旅遊秩序,讓您盡興而來,滿意而歸.

交通方式

臨潼驪山臨潼驪山
●在火車站東廣場乘坐306、307路西安到秦兵馬俑的專線汽車。停車站點為臨潼石榴園、新疆療養院、西安事變臘像館、華清池、世界八大奇蹟館、秦陵地宮秦始皇陵、秦兵馬俑博物館,行程42公里,發車時間7:00―18:00間隔10分鐘,全程票價306路,票價5.5元(走高速);307路,票價5元,到華清池票價4元/人
●自駕車是可沿西臨高速公路前行,行程24公里(路橋費10元),到達臨潼區,前行3公里,即為秦始皇陵,繼續行4公里,即到親兵馬俑館。館前有停車場,停車費一般6元/車次。全程需30分鐘。可駕車沿西臨公路行駛,其道路狀況良好,在非交通高峰時期,車輛較少,車速可達60公里/小時,只需30分鐘即可到達臨潼。
●臨潼區內,計程車和沿各個景點的101路臨潼中巴車可坐為主要的交通 工具停車地點:臨潼汽車站、幸柱門、北環什字、區醫院、一處、婦幼院、西安事變館、解放路餃子館、華清池博物館、、農貿市場、交通局、東三叉、八大奇蹟、地宮秦陵蠟像館大王鎮,票價:上車1元/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