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弔孝

臥龍弔孝

《臥龍弔孝》是京劇傳統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第57回:“柴桑口臥龍弔喪……”,故事敘述,周瑜用假途滅虢計被孔明識破,敗於荊州城外,怒氣填胸,昏絕嘆曰“既生瑜,何生亮”而亡,東吳諸將遣怨諸葛。諸葛亮不懼安危,前去弔唁,祭奠中言詞殷切,頗為感動,“眾將相謂曰:‘人盡道公瑾與孔明不睦,今觀其祭奠之情,人皆虛言也’。”遂消除疑慮,贏得信賴。

基本信息

劇目簡介

《臥龍弔孝》中的諸葛亮 《臥龍弔孝》中的諸葛亮
建安十五年春,東吳大都督周瑜病故巴丘。諸葛亮得知此訊,也愴然涕下,趙雲不解,孔明道出對周瑜的高度評價,並從聯吳抗曹大計出發,決意冒險過江祭奠公瑾。趙雲願為軍師護衛。
柴桑周瑜靈堂,極其悲壯。眾將得知孔明要來祭奠,因周瑜臨終連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而亡,都記恨於孔明。魯肅請諸葛瑾星夜迎截孔明,務必勸其回去,以免大禍。孔明執意不從,直奔柴桑而來。突然,身著白衣的諸葛亮跌跌撞撞衝進大門,悲悲切切地高聲呼喊:公瑾,亮祭你來了!奔至靈前,撲通跪倒,哭訴祭文,其聲之哀,其情之真,深切地打動文武百官和小喬子女。小喬夫人按公瑾遺囑將其佩劍贈與魯肅,又轉身望著孔明說:公瑾臨終表奏魯肅替代其職,意在孫劉交好以抗曹操。諸葛亮聞之激動不已,大聲疾呼:公瑾——真知我諸葛亮者也!史無記載。

京劇《臥龍弔孝》,也稱《孔明弔孝》、《柴桑口》,是言派(言菊朋)的代表劇目。

京劇劇本

第一場

【一錘鑼】四兵丁,丁奉、徐盛、蔣欽、周泰(後簡稱四將)上。

【歸位】四兵丁至台口分兩邊站,四將至台口站一字。

四 將(同念)都督喪了命,將士淚紛紛。

【住頭】四將分站八字。

丁 奉 眾位將軍請了!

三 將 請了。

《臥龍弔孝》中的諸葛亮 《臥龍弔孝》中的諸葛亮

丁 奉 可恨諸葛亮,將周都督氣死,今當大祭之日,我等一同前去弔祭,眾將官!

四兵丁 有。

丁 奉 都督府去者!

四兵丁 啊。

(嗩吶吹奏[批],眾人同下)

第二場

【快長錘】四朝官、魯肅同上。四朝官台口分兩邊站,魯肅至台中。

魯 肅(唱西皮搖板)不幸都督喪了命,怎不叫人痛在心。

(白)下官魯子敬,今當周都督大祭之日,我等前去弔祭,都督府去者!

(唱西皮搖板)前去祭奠周公瑾,

【紐絲】四朝官下。魯肅走至下場門轉身。

(接唱西皮搖板)表表當年舊交情。

【一錘鑼】魯肅轉身下場。

第三場

諸葛亮 都督啊!

(唱西皮散板)一見靈位淚漣漣,捶胸頓足向誰言。我哭(哇)——哭一聲周都督,叫—— 叫一聲公瑾先生,啊

(哭頭)我的心痛酸。

諸葛亮 啊,大夫,亮過得江來,謹備祭文一道,相煩大夫站立,亮就此與都督,唉,上香了……

魯 肅 請先生上香。

胡琴奏[西皮哭皇天]曲牌。魯肅燃香交孔明,孔明舉香拜畢,曲牌收住。

魯 肅 請先生讀祭文。

諸葛亮 看祭文伺候!

【五擊頭】趙雲呈祭文,孔明站台中讀祭文。

諸葛亮 大漢建安十五年冬十二月廿三日,南陽諸葛亮謹備祭文一道,致祭於東吳大都督周氏公瑾之靈位,哀而告曰!(“告曰”二字拔高叫起)

【急急風】

四將兩邊上,交叉站台前,兩邊寶劍出鞘“亮住”。

孔明面向靈堂。趙雲拔劍(不離鞘),向外。

魯肅、小喬搖手示意眾將,不可動手。四將分兩邊下。

趙雲出門,兩望門。進內。

【四擊頭】

趙雲拔劍向魯肅“亮相”,孔明向趙雲使眼色,搖手阻止。

小喬守靈 小喬守靈

諸葛亮 (站台中繼續念祭文)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

君其有靈,享我烝熵。嗚呼公瑾,生死永別。

朴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鑒我心。

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孔明讀畢祭文交魯肅,魯肅接過祭文放靈台上。孔明走向台右轉身。

(起【叫頭】)

諸葛亮 (念)都督!公瑾!啊,都督呀!

(唱二黃導板)見靈堂不由人珠淚滿面。

(念)都督!公瑾!啊,賢弟呀!
(回龍)叫一聲公瑾弟細聽根源。
(反二黃慢板)曹孟德領人馬八十三萬,擅敢奪東吳郡吞併江南。周都督雖年少頗具肝膽,命山人借東風在南屏成全。龐士元他把那連環來獻,黃公覆苦肉計火燒戰船。料不想大英雄不幸命短,空餘那美名兒在萬古流傳。只哭得諸葛亮把肝腸痛斷,我把肝腸痛斷,公瑾啊!

【慢長錘】孔明轉身向靈堂作拱手狀,轉身接唱
(反二黃原板)只落得口無言心欲問天,嘆周郎曾顧曲風雅可羨。嘆周郎論用兵孫武一般,公瑾死亮雖生無弓之箭。知我者是都督,怕我的是曹瞞。斷腸人難開流淚眼,生離死別萬喚千呼,不能回言,都督哇!【住頭】

魯 肅 先生不要過於悲痛,請至館驛待茶。

諸葛亮弔唁 諸葛亮弔唁

諸葛亮 唉!

【五擊頭】孔明抖袖走向台右角。

(念)越思越想越傷情,點點珠淚灑衣襟。

蒼天既叫公瑾死,塵世何必留孔明!

一道祭文傷往事,三杯水酒敘交情。

先前每嘆知音少,如今越發少知音!

孔明轉身向靈堂起【叫頭】 都督!

你一旦舍我而去,這破曹大業,教何人承當!輔漢安吳之策,與誰商量!你怎的不應那!你……是怎的不語呀!(哭介)

起【撕邊】

小喬示意魯肅,請孔明離開靈堂。

魯 肅 啊,先生,不要悲痛,這破曹之事,乃都督未竟之志,還需孫劉兩家一同承擔。

諸葛亮 大夫高見。

魯 肅 先生還需多加保重,館驛安歇了吧!

諸葛亮 多謝大夫。

孔明走向台口,趙雲示意即離此處,孔明向上空一望,用扇一指,哭介。

都督哇!

孔明扇放到背後轉身。趙雲、孔明、魯肅同下。

【急急風】四將有兩邊急上。

四 將 啊,夫人,諸葛亮既然到此,為何將他放走?

小 喬 眾位將軍,諸葛亮過江弔祭乃是好意,我等當以國事為先,你等不要魯莽,下面歇息去吧!

四 將 是。

四將出門,同捶拳,作泄氣狀。

將 嘿!

嗩吶吹[尾聲合頭]

大鑼打下,眾人同下。

歇後語

諸葛亮弔孝——裝模裝樣

唁文選錄

臥龍弔孝 臥龍弔孝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民。

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

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

吊君豐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

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

吊君鄱陽,蔣乾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

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

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

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

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朴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鑒我心:

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