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事論

[2]寄:暫居之所。 [23]同科:同罪。 [37]數:分量,程度。

基本信息

【名稱】臣事論【作者】梅曾亮【體裁】散文【年代】清代

作品原文

天下之患,非事勢之盤根錯節之為患也,非法令不素具之為患也,非財不足之為患也。居官者不不事事之心[1],而以其位為寄[2],汲汲然去之[3],是為大患。今夫四民之中[4],士之貴於農工商賈也[5],較然明矣。使農工商賈,皆汲汲有為士之心,則方其為農也,田萊必不能辟[6];其為工也,藝事必不能精;其為商賈也,有無必不能遷[7]。然天下之民,有自樂其農工商賈之業,而以士為畏途者。彼士也,有考試場屋之苦[8],有文字聲病之學[9];違其程度[10],則又有褫奪撲責之刑以隨其後[11]。凡士之所深憂以為大辱者,民皆脫然而無患[12]。彼民者,度其身而苦其事[13],有萬不可以嘗試者。故甘心絕意,樂其業而不遷。今之為仕者則不然,無愚知賢不肖也[14],而皆有為公卿大夫之心。夫吏之遷除[15],或以年計,或以十數年計,非可朝拜官而久遷擢也。然其身縻於此,而其心去此職而上者,不可以層累計。人有仕宦十年而不遷調者,則鄉里笑之,而親友為之減色。忘分苟得,相師成風。夫爵祿者,廉恥之藥石也[16],善用之則起,不善用之則廢;廉恥者,聰明之堤防也,固其防則盈,而潰其防則竭。聰明竭矣,雖勉強為作,施令布政[17],與吾民相酬對者,特具文焉而已[18]。故曰有不事事之心,而以其位為寄,汲汲然去之,是之謂大患。雖然,是患也,不成於賤而成於貴;不成於貴賤之懸殊,而成於治貴賤之不公。大臣者,將帥也;屬吏者,士卒也。大軍之沮敗[19],非為將者之獨奔,而法之加,必自將者始。今夫大吏,其日造請問起居者[20],屬吏也;供芻薪米炭者[21],屬吏也;加聲色頤指者[22],屬吏也;聽參核遷調者,又屬吏也。有罪,則曰:是屬吏所承辦也,承審也,大臣者不知。同有罪,則曰:是大臣也,不可與小臣同科[23]。科其罪矣,而或降級,或罰俸,不鏇踵而復其故[24]。其罪同,而位卑者,則一蹶不可復振。用法如此,故賤者之不能心服也。心不服而隱忍以為之,此其身有不能安,而其職有不能進者矣。則宜其以位為寄,而汲汲然去之也。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善為治者,所慎重而專任之者[25],大臣而已。使小臣之事,統責之大臣;而大臣之罪,不可分之於小吏。其大小之罪均,法之加必自貴者始。蓋任重而責之者厚[26],厚不為刻也;任輕而責之者薄,薄不為私也。夫如是,貴者難其事[27],而不敢有以位為樂之心;賤者量其力,而無皇皇於冒進之意[28]。樂其職,故其心安,安其心,故其事成。傳不云乎[29]:“厚味實腊毒,高位實疾顛。”[30]古之人自一命以上[31],其憂患遞相增也,以至於卿相,惟庶人則無憂。悲夫!自三代而下[32],士之畏富貴而不居者,何少也!使士也無考核場屋之苦,文字聲病之學,禠奪撲責之刑,而又無農工商賈之瘁[33],以獲高位之名,則天下有一不為士者,其心必不服,人主尚安得四民而用之哉[34]?或曰:如此則非所以貴賢賤不肖之心,且無以磨厲人於功名之途者也。曰:今之貴賤,非如古之世。其貴賤也,以為不賢乎,則固有時而為公卿大夫矣;以為賢乎,則公卿大夫,皆自小臣始矣。且夫人棄賤就貴之心,如水之就下,如丸之走阪[35],雖賁、育之勇[36],不能抑之。聖人不得已而分利害之數與貴賤參之[37],而聽人能不能者之自處之。政之失也,則專其利於所貴[38],而專其害於所賤。夫避賤而趨貴,罪之可也,然使卑賤之憂患甚於富貴,人孰不避憂而趨樂?是人臣之利,非國家之利也[39]。然有公忠體國之大臣,則亦不利乎此矣。

作品注釋

[1]不事事:不做事。前一“事”字為動詞。[2]寄:暫居之所。[3]汲汲然去之:指急切地盼望脫離現職得到升遷。[4]四民:見姚瑩《噶蘭台異記》注。[5]商賈(gǔ):商人。[6]田萊:荒地。[7]有無:指有沒有錢可賺。[8]考試場屋:指科舉考試。“場屋”即考場。[9]文字聲病之學:指文字聲律之學。聲病:即“四聲八病”,“四聲”指平、上、去、入;“八病”指語言運用中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八種作詩應避免的聲律毛病。[10]程度:指詩文考試的程式法規。[11]禠(chǐ)奪:剝奪衣冠,除去功名。舊時官吏、生員等犯罪,必須禠奪其官服,除去功名之後方能加刑。[12]脫然:輕快的樣子。[13]度(duó)其身:估量自己。[14]知:同“智”。[15]遷除:升遷授職。除:得官位。[16]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17]施令布政:施行和頒布政令。[18]特具文:只是徒具空文。具:有。[19]沮敗:失敗。沮:敗壞。[20]造請:拜訪請示。[21]芻薪:柴草。芻:餵牲畜的草。[22]頤指:用下巴的動作示意指揮別人,形容傲慢。[23]同科:同罪。科:法令條文。[24]鏇踵:轉動腳跟向後轉,用以形容時間短促。踵:腳跟。[25]專任:專心任職。[26]責:責罰。[27]難(nuó):通“[上難下心]”,慎重。[28]皇皇:同“遑遑”,匆忙,急切。[29]傳:泛指書籍。[30]“厚味”二句:語出《國語周語下》。厚味:指酒味濃。腊毒:中毒快。臘(xī):速、快。疾顛:很快垮台。顛:顛覆。[31]一命:周朝官吏等級有一命至九命之別,一命最低。[32]三代:夏、商、周三個朝代。[33]瘁(cuì):勞累。[34]人主:皇帝。[35]阪(bǎn):山坡。[36]賁、育:指戰國時代的勇士孟賁和夏育,秦國人。後泛稱勇士為賁、育。[37]數:分量,程度。[38]專其利於所貴:專門使所富貴的人得到利益。[39]“人臣之利”二句:指“專利其所貴”只是有利於大臣,而不利於國家。

作品鑑賞

這篇是關於封建吏治的一篇專論。作者提出,居官者不專心於本職,汲汲於升遷,只把自己的職位當作向上爬的階梯,“以其位為寄”,這是吏治的“大患”。進而指出患不在下而在上,掌權者常推卸罪過於下屬,與下屬同罪而不同科。貴賤不公,助長了居下位者不盡本職而競求升遷的風氣。接著作者提出了“法之加必自貴者始”的主張,提出了“任重而責之者厚”,“任輕而法之加者薄”。作者的這些議論,現在仍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