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哈村

臘哈村

臘哈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垤瑪鄉,地處垤瑪鄉東部,村委會駐地臘哈村,距鄉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鄉道路為 彈石公 路,交通方便,距縣104公里。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田地田地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垤瑪鄉,地處垤瑪鄉東部,村委會駐地臘哈村,距鄉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公路,交通方便,距縣104公里。東鄰車古鄉,西鄰垤瑪村委會,北鄰河瑪村委會,南與牛紅村委會相連。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12戶,有鄉村人口1032人,其中農業人口1032人,勞動力57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65人。
全村國土面積19.06平方公里,海拔1,680.00米,年平均氣溫14.50℃,年降水量1,628.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蕎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21.06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4,800.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1.06畝(其中:田256.17畝,地64.89畝),人均耕地1.0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8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1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全村有荒山荒地面積23,468.00畝。

基礎設施

民居民居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86戶飲用自來水,有21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1%和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戶(分別占總數的17%和17%)。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41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2戶;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0.00萬元,占總收入的29%;畜牧業收入4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8頭,肉牛93頭,肉羊40頭);漁業收入26.00萬元,占總收入的8%;林業收入48.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第二、三產業收入104.06萬元,占總收入的31%;工資性收入6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7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竹子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竹子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12戶,共鄉村人口1032人,其中男性535人,女性403人。其中農業人口991人,勞動力540人。該村委會屬於典型的哈尼族聚居地,目前無其他民族雜居。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0戶83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5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44戶,占農戶總數的7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鄉中學5.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6人,其中小學生142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35元,一事一議籌勞3,500.00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規民約、基礎設施建設,村務管理情況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人,少數民族黨員44人,其中男黨員41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8個,共有團員35人。

人文地理

河流河流
垤瑪鄉是一個哈尼族白宏支系的聚居地,在一年的眾多節日中,其中有三個重要的節日-"苦扎扎"、"九月年"和"普瑪突"。"苦扎扎"是在每年五月春耕結束後第一個屬牛日,意在勞作之餘通過祭祀祖先,祈求一年豐收,亦有慶祝春耕結束,可以休閒一段時日之意;"九月年"是在每年九月的第一個屬龍日,"九月年"對哈尼白宏人來說,標誌著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主要是祭祀祖先,意在慶祝一年的豐收,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普瑪突"俗稱祭龍,龍為神之意,白宏人在一個或者幾個村寨為一片區,有一個龍樹,即該片區的庇護神。"普瑪突"是白宏人眾多節日中最為神聖的一個節日,在要過祭龍節日之前至祭祀活動結束之時起一月內,該龍樹範圍內不能有人死亡,如有人在這段時日內死亡,則選在下一月屬牛日再行祭祀,如此類推。"普瑪突"是在"九月年"後一個月的第一個屬牛日。
苦扎扎"、"九月年"和"普瑪突"每個節日過三天,在每個節日中的第二天都要舉行一次活動-"垤眾眾"。"垤眾眾"由每個村的龍頭來組織,每家拿出一些酒、菜("苦扎扎"時其中一樣必須是該龍樹或者該村共同屠宰分到的牛肉,"九月年"時殺豬的農戶必須有豬尾巴,"普瑪突"時則為祭龍所殺的雞肉必不可少。)每家來一個人,在龍頭的帶領下在村子中間一個專設開闊場地一起祭祀,共同歡慶,載歌載舞,由早到晚。"垤眾眾"讓回歸的遊子團聚在一起,村子裡的男女老少亦拋開繁雜事務來此參加活動。在活動中,人們相互傾吐心聲,交流感情,化解愁悶,共享喜悅,話題中也不乏有關村務鄉情的見解與建議。
對於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垤眾眾"一可以實現哈尼民族文化與傳統民俗的傳承;二可以讓回歸的遊子們在一起相互傾吐心聲,共享喜悅,交流經驗,促進個人事業的發展;三是促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實現民族團結,地方安定;四是通過小小的一個祭祀用的豬尾巴,可以充分體現出一個村寨經濟的發展與否,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否。總之,這只是一個樸實民族的一個樸實簡單的祭祀活動,但就是這個每年重複的活動,卻深刻地體現出了白宏人樸實的智慧。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如:河壩區農田無水利設施,多數自然村公路不能正常暢通;民眾文化水平低,科學意識低,思想素質低,農村經濟薄弱,無法解決溫飽。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結合新農村建設,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河壩區農田防洪設施、水利設施等;二是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努力實現科學養殖,發展農村經濟。

科學發展觀

臘哈村黨總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第二階段分析檢查報告
自9月份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村嚴格按照垤瑪鄉黨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鄉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開展不同層次的走訪送學活動,召開了兩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分析我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查找影響和制約我村在科學發展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原因,進一步明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道路的努力方向、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形成了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如下:

一、我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

我村地處紅河縣到垤瑪鄉的公路段上,位於垤瑪以東5公里處面積33平方公里。下轄洛紅、普施、三家、臘哈、東哈、作曲、賈瑪、三寨把個村民小組,209戶,現有人口1014人。黨員40人。預備黨員2人。現有中心國小1所,村級衛生室1個,竹筍收購市場一個。近年來,農村兩委班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農村的實際出發,“靠山吃山,以山養山”的方針,村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有所好轉。
一是立足村情搞發展,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農村經濟得到了的持續發展。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植業,並引進了竹筍收購就基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使農民嘗到了甜頭。並在垤瑪鄉黨委的支持下成立了相應的黨黨員服務對,為我村核桃產業的發展和農業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技術保證。
二是多措並舉積極引導村民外出務工。目前為止,我村在廣東、上海等地外出務工的有近50多人;為我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起到推動作用。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開展學習、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召開民主生活會、談心的基礎上,村兩委班子對民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查擺和梳理,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是對待學習的認識和態度有所欠缺。雖然制定了學習制度和學習計畫,但由農村事務繁多,每名村幹部都擔負了繁重的工作和生產任務,集中學習時間不夠,沒把學習擺到重要的位置。認為學習是為工作服務的,只要工作搞好了,實踐才有意義。
二是學習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沒有創新學習方法和學習形式。通過學習來指導實踐不夠,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把握不住發展的必須規律。通過學習來研究解決問題不夠,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有時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問題的實質和根本。
(二)黨員在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缺乏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由於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村兩委班子素質參差不齊,工作過程中多是依賴一些老經驗、老做法,缺乏創新精神,再加上目前村子發展現狀很好,所以沒有對今後的困難和風險作出估計,對全村今後的發展想的不多,看得不遠,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彌補。
(三)對年老體弱以及婦女等弱勢群體關心不夠
村兩委班子成員與廣大農民民眾交流不夠深,交心談心、聽取意見建議還停留在表面上,對民眾的思想了解不夠深刻,對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還沒有得到全面解決。
(四)由於貧窮落後,沒有固定的工作經費
由於沒有固定經費有時辦事辦公很困難。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結合實際,全面分析並作出了深刻的剖析,主要是:
1、對學習認識的重要性有待提高。主要原因還是思想在作怪,意識不夠強,學習的主動性不高,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
2、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全村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思想還不夠解放,創新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重心沒有轉移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來。
、對弱勢群體關心不夠。主要原因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精神不夠,廣大黨員幹部深入農戶時間不多,了解民眾的思想不及時,沒有充分體量廣大農民民眾的困難之需。

四、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新認識

農村班子全體成員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對科學發展觀和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好地推進我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在思想認識方面,對在農村今後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中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在當前經濟普遍低迷的大形勢下,農村黨員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對推進社會和諧、健康、經濟快速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農村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當前,我村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只有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指導農村工作,才能保證經濟健康發展。
(二)在發展思路方面,對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村的發展好壞直接關係到全村農民民眾的切身利益,更需要有正確的發展理念的引導。當前,有部分村幹部只憑藉既有經驗從事農村建設,而沒有真正想過應該以怎樣的理念、思路指導自己實現科學發展、科學管理,對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缺乏系統、清醒的認識。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農村兩委班子深刻感受到制定和落實科學發展理念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對強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的必要性有了清晰的認識。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村兩委班子著重強化了對農村長遠發展思路的引導,從實際出發,幫助制定符合農村實際的近期和長期發展規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對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領導班子認識到,解決農村中存在於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問題的關鍵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全村經濟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從而帶動全村經濟大發展、大跨越。

五、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

農村在深入調查研究,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今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具體如下:
(一)總體思路
大力發展種養殖業、黑桃產業,提升優勢特色農業的生產能力;以竹筍和野生菌市場為依託,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壯大個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到2012年各項指標全部實現翻一番。
(二)具體任務目標
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採取“黨總支+服務對+農戶”等形式,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積極尋找致富路子,以提高農民收入。
六、加強村兩委班子自身建設的具體措施
1、加強村兩委班子思想建設,提高水平。堅持每個月學習一次,作好學習筆記。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幹群關係,牢固樹立民眾觀念。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到民眾中去,從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為民眾謀發展,讓民眾得實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