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

【拼音:nào】臑字屬於需字族。在需字族裡,需字都是聲符兼義符。需字族漢字都與“軟”、“柔”之義有關。臑的本義是“肉嫩軟”。

基本信息

臑 rú 字從肉從需。“需”意為“柔軟”。“肉”與“需”聯合起來表示“動物身體上的柔軟部分”、“肉軟嫩”。本義:肉軟嫩。

又讀 nào 人的上肢或動物的前肢。

又讀 ér 通“胹”。肉煮爛。

基本內容

ér
<動>
通“”。煮,煮爛 【boil;cook】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楚辭·招魂》

臑

又如:臑鱉(煮爛的鱉肉)
另見nào

nào
<名>
人的上肢。亦指臂之羊矢穴 【upper limbs】?臑,臂羊矢也。——《說文
按,上也。羊豕曰臑,在人曰肱。
肩臂臑。——《儀禮·少牢饋食禮》。注:“肱骨。”
折肩肋肺臑。——《儀禮·鄉射禮記》
牲畜前肢的上部 【forelimb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史記·龜策列傳》
<動>
通“臑”。煮 【boil;cook】
鼎臑盈望,致和芳只。——屈原《大招》

相關條目

拼音是er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