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斑月花鮨

臀斑月花鮨

臀斑月花鮨,又稱臀斑月花鱸、斑花鱸,俗名為花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臀斑月花鱸是小型花鱸,不具食用經濟性之魚種。棲息於水深129-204公尺處砂泥底之海域。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臀斑月花鱸臀斑月花鱸

中文名:臀斑月花鱸
學名:Selenanthiasanalis
英文名:Plectranthiasmaculatus
俗名:臀斑月花鮨花鱸
科名:Serranidae
科中文名:鮨科
同種異名:Plectranthiasmaculatus
模式種產地:Tokyo, Japan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中國台灣至澳洲西北部海域。中國台灣南部及西部海域有產。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6-3.0倍。頭背部斜直;間區平坦。眼中大,約等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一對犬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列。鰓耙數8-9+16-17,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下緣有3枚前向棘,後緣微具鋸齒。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70-78;縱列鱗數115-133。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VIII,軟條11;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棘強壯,不可動性;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內凹形或截形。體側、頭部及各鰭呈黃色至橘黃色,腹部淡色或淡紅色;吻部、唇部、頭背部有時帶紅色。

棲息

棲息環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29-204米
最大體長:13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特點

背鰭Ⅹ-17;臀鰭Ⅲ-7;胸鰭15。側線鱗36—38。鰓耙9—10+19。體長橢圓形,側扁。體高,體高大於頭長。口較小。上頜骨末端伸達瞳孔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具細鋸齒。犁骨齒呈三角形排列。腹鰭第2軟條延長呈絲狀。尾鰭後緣內凹。上部鰭條延長。生活時體呈桃紅色,體側散布白色斑點。臀鰭後部有一大黑斑塊。系暖水性海洋魚類。體長13cm左右。為稀見種類。分布於中國南海、台灣;日本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