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症的藥物治療

膽結石可分為膽固醇結石和膽色素類結石。 在我國純膽固醇結石不多,約占10%,大多數為膽色素類結石。 膽色素結石我國多發,溶劑有偏磷酸鈉,用於含鈣離子較多的膽紅素混合結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平均壽命的延長,膽石症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手術療法一直是治療膽石症的重要治療方法,但由於部分病人尤其是 老年人 不適宜手術或需要擇期手術,藥物治療就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所用藥物種類也日漸繁多。
利膽中成藥
臨床套用的排石湯主要組成藥物多為金錢草、茵陳、枳殼、大黃、木香、雞內金、礦物類藥,有舒肝、理氣、利膽、軟堅散結的作用。不少 中藥 的利膽和溶石作用已被臨床研究所證實。由排石湯製成的中成藥膽石通、膽石清、消炎利膽片、膽益寧、膽寧、金膽片膽樂膠囊等對膽石症、 膽囊炎 有一定療效。把排石湯和其他藥物及措施結合起來,以達到最大排石效果的總攻療法也在套用。
利膽排石藥
利膽藥按其作用機制可分為催膽藥(膽汁分泌促進藥)和排膽藥(膽汁排出促進藥)。前者能促進膽汁的分泌使膽汁排出量增多,達到沖洗膽道的目的。代表藥物有去氫膽酸、膽酸鈉、亮菌甲素等,該類藥物尚有刺激肝臟代謝、促進脂肪消化和吸收、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利尿的作用。排膽藥能刺激十二指腸黏膜反射性引起膽囊收縮及膽道括約肌松馳而利膽。代表藥物有硫酸鎂、膽囊收縮素等。近年來研究表明,丙谷胺有促進膽汁分泌作用,紅黴素有促進膽囊排空作用。
口服藥的溶石療法
目前,溶石療法已成為臨床上治療膽石症的重要手段,大概有24%的膽石症患者適用此法,主要用於單純型或以膽固醇為主的結石,且結石直徑小於10mm、膽囊功能良好的患者。常用藥物有鵝去氧膽酸和熊去氧膽酸。其作用機制是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與分泌,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促使膽固醇結石溶解。膽通為長春藤皮的提取物,具有溶石的作用,特別適用於早期膽固醇或混合型小結石,同時能阻止新結石的形成。另外,也可用豬去氧膽酸、前列腺素拮抗劑(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藥物灌注溶石療法
膽結石可分為膽固醇結石和膽色素類結石。在我國純膽固醇結石不多,約占10%,大多數為膽色素類結石。膽固醇結石溶劑有甘油單辛酸酯,它是優良的膽固醇溶解劑,能直接溶解結石中的膽固醇。其他藥物有肝素和膽酸鈉等。膽色素結石我國多發,溶劑有偏磷酸鈉,用於含鈣離子較多的膽紅素混合結石。依地酸鈉的複方製劑和複方去氧膽酸鈉、複方豬膽汁酸鈉,可結合膽石中的鈣、鎂等多種離子,且能與膽紅素結石形成可溶性鹽並能分解膽石中的粘流物質,促使結石崩裂、溶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