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毛唐松草

腺毛唐松草

中文學名是腺毛唐松草,植物界。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基本信息

特徵描述

根狀莖短,鬚根密集。莖高15-100厘米,無毛或幼時有短柔毛,變無毛,上部分枝或不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或不發育。莖中部葉有短柄,為三回近羽狀複葉;葉片長5.5-12厘米;小葉草質,頂生小葉菱狀寬卵形或卵形,長4-15毫米,寬3.5-15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楔形或圓形,有時淺心形,三淺裂,裂片全緣或有疏齒,表面脈稍凹陷,背面脈稍隆起,沿脈網有短柔毛和腺毛,偶而無毛;葉柄短,有鞘,托葉膜質,褐色。圓錐花序有少數或多數花;花梗細,長5-12毫米,通常有白色短柔毛和極短的腺毛;萼片5,淡黃綠色,卵形,長2.5-4毫米,寬約1.5毫米,外面常有疏柔毛;花葯狹長圓形,長2.5-3.5毫米,頂端有短尖,花絲上部狹線形,下部絲形;心皮4-8,子房常有疏柔毛,無柄,柱頭三角狀箭頭形。瘦果半倒卵形,扁平,長3-5毫米,有短柔毛,有8條縱肋,宿存柱頭長約1毫米。5-7月開花。

產地描述

生山地草坡或高山多石礫處;海拔高度分布:在西藏3500-4500米,在四川西部、青海2200-3500米,在甘肅至內蒙古南部900-1800米,在內蒙古北部350-950米,在新疆1800-2700米。在蒙古、亞洲西部、歐洲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