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常提示淋巴結周圍的組織器官出現了病變。因此,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通常提示腹股溝周圍的生殖系統、腹腔各器官病變,也包括全身性疾病。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綠豆浸泡半天,馬齒莧洗淨切碎,菊花焙乾研末,綠豆半熟後入馬齒莧、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消積軟堅及降低血壓之效,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症。

基本信息

發病病因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

結核性淋巴結炎除了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外,還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等症狀,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肺結核,淋巴結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淋巴瘤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

此外,惡性淋巴瘤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病理檢查。

鑑別診斷

正常人體淺層的淋巴結只有米粒大小,質軟,光滑可移動,無壓痛,一般不易觸及。如果淋巴結出現腫大、疼痛、質地變硬、不光滑、與周圍組織粘連,或變軟,觸及波動感,甚至破潰等,都是淋巴結病變所發出的“警報”。

治療

淋巴結腫大多為非特異性淋巴結炎,它的特徵是淋巴結光滑,邊界清,活動可,質地中等或偏軟,壓痛不明顯。可能與疲勞,下肢或會陰部的炎症所致,休息和抗生素治療有效。但對於慢性刺激引起的腫大,往往難以完全消退。

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西醫療法可先用青黴素和鏈黴素等廣譜抗生素。對青黴素、鏈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也可選用甲硝唑,西醫治療周期較短,見效快,能緩解症狀,但是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治癒疾病。

中醫治療

淋巴結腫大應及時治療,必須外貼中醫: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作用,進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並且在治療期間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民間療法

1.鮮菊花葉適量,加紅糖少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換。

2.藤黃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蓋緊,搖盪之,用棉球蘸液塗患處3~4次,用於未化膿時。

食物療法

方1:馬齒莧菊花綠豆粥

綠豆浸泡半天,馬齒莧洗淨切碎,菊花焙乾研末,綠豆半熟後入馬齒莧、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該方法有清熱解毒利濕之藥效,可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管炎,下肢傷口處出現一條或數條絲狀紅線,硬而有壓痛者。

方2:荸薺粥

荸薺去皮切片,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人鍋,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於能夠清熱生津,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註: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方3:雪羹湯

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消積軟堅及降低血壓之效,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症。

對於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的治療,西醫尚沒有能力使其病理逆轉,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藥、封閉針等來緩解症狀,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治癒疾病。相比而言,素來強調整體施治、治病求本的祖國醫學對此症早有研究,並以長於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傳統膏藥益中堂.膏對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

預防保健

患者平時應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外傷,若有皮膚損傷則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蔓延。

若患有扁桃體炎、齲齒、手指感染、足癬、癤癰等也應及時抗菌消炎或做適宜的治療以控制感染。

平日應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飲食宜清淡,營養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