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毛柳(原變種)

腹毛柳(原變種)

腹毛柳(原變種),屬於植物界,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金虎尾目,楊柳科,柳屬,灌木或小喬木,高2-6米。花期4月中下旬-5月,果期6月上、中旬。 產雲南西部、四川及西藏東部等地。生於海拔2800-3800米的山坡,林間隙地及山谷溪流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腹毛柳(原變種)腹毛柳(原變種)
種中文名:腹毛柳(原變種)
種拉丁名:SalixdelavayanaHand.-Mazz.var.delavayana
科中文名:楊柳科
科拉丁名:Salicaceae
屬中文名:柳屬
屬拉丁名:Salix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部、四川及西藏東部等地。
中國植物志:20(2):180

形態特徵

灌木小喬木,高2-6米。嫩枝有短柔毛,後無毛,黑褐色。芽卵形,褐色。葉長圓狀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3-8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上面亮綠色,下面蒼白色或具白粉,葉脈7-14對,幼葉兩面被淡黃色絨毛,上面更密,後來逐漸脫落,全緣;葉柄長約1厘米;托葉小,歪卵形,邊緣有腺齒。花與葉同時開放,花序軸有毛;雄花序有短梗或無梗,具1-2個小葉,長2-4(5)厘米,粗約7毫米;雄蕊2,離生花絲長2.3-3.5毫米,在中上部有長柔毛,花葯黃色或在花序上部的為紅色;苞片長圓狀橢圓形,上部褐色,兩面有毛或無毛,邊緣多少有緣毛;腺體2,腹生和背生,長約為苞片的1/3,腹腺圓柱形或卵形,先端截形,有時淺裂,背腺圓柱形,比腹腺稍短;雌花序2-3厘米長,4-6毫米粗,有花序梗,具2-4小葉;子房卵形,無柄或有短柄,無毛或腹面基部有短柔毛,花柱明顯,2淺裂,柱頭粗,2淺裂;苞片同雄花;腹腺1,卵形或短圓柱形。蒴果長約5毫米。花期4月中下旬-5月,果期6月上、中旬。

生長地區

產雲南西部、四川及西藏東部等地。生於海拔2800-3800米的山坡,林間隙地及山谷溪流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