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柳 (原變種)

喜馬拉雅山柳 (原變種)

喜馬拉雅山柳 (原變種),屬楊柳目,楊柳科,拉丁名為Salix filistyla Z. Wang et P. Y. Fu。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及尼泊爾、不丹。

形態特徵

喜馬拉雅山柳 (原變種)喜馬拉雅山柳 (原變種)
灌木小喬木,高3米以上。枝開展;二年生枝粗約4毫米;當年生的小枝密被褐綠色的絨毛。葉橢圓形,長3-5.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鈍或圓形,上面黃綠色,下面灰綠色,側脈8-11對,兩面有白色柔毛,後除脈上有毛外,無毛,或下面毛較多,全緣,稀微有不明顯的齒;葉柄長3-5毫米,密被柔毛;托葉卵形至披針形,有腺齒,有毛。花先葉開放或近同時開放;花序圓柱形,長約5厘米,粗約1.3厘米,密花,花序梗長約1厘米,具1-3小葉,側生小枝上;子房狹卵狀圓錐形,長4-5毫米,上部帶紅色,無毛,花柱長1-1.5毫米,柱頭稍直?ⅲ?2裂,子房柄長約1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約1.8毫米,外面有長毛,褐色,上端色更暗;腺體1,腹生,短圓柱形,比子房柄稍短。蒴果長達6-7毫米。花期5月下旬-6月上旬。

生長地區

產我國西藏。生於海拔2800-3200米的山坡路旁、灌叢或山谷中。分布尼泊爾、不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