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堯村

腳堯村

腳堯行政村位於西江鎮東南部32公里處,距雷山縣30公里。西臨黃里村,東臨方祥鄉,北臨大龍村,南靠雷山烏東村。腳堯村平均海拔1380米,春、冬兩季潮濕,夏、秋兩季氣溫涼爽。

基本信息

腳堯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年平均氣溫僅有10度左右,距縣城25公里,是雷山縣海拔最高的一個村寨。山高水冷、荒僻閉塞,生存環境非常惡劣。解放前這裡只有吳秀忠的叔伯弟兄3戶人家搭棚居住。1950年雷山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於腳堯山高路險,地處荒僻,年年仍要國家回銷和救濟,才能度過糧荒。有一首山歌唱到:“霧當被蓋地當床,秋風掃地四壁荒。蕨當主糧灰當鹽,有女不嫁腳堯郎。”反映了很多年來腳堯村自然環境惡劣、貧窮的歷史狀況。
腳堯村地處苗嶺貧困山區、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腳堯村開始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艱苦奮鬥歷程。新時期中,村“兩委”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二十字方針”要求,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組織和發動廣大村民向生態良好、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的發展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1996年腳堯村被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稱號;1998年中共貴州省委授予腳堯村黨支部為“1995—1997年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村黨支部”;1999年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2005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腳堯村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006年中共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確定腳堯村為州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之一,同年,腳堯村經濟總收入達79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4005元。2007年,這個昔日生產靠貸款,吃糧靠供給,生活靠救濟的“三靠村”,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5512元,實現了通路、通電、通電話、通電視、通水“五通”。1984年至2006年7月,村支書吳秀忠先後獲授州、省、全國“扶貧開發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全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中國科協農村科普先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等20多項殊榮,1995年“五一”作為全國勞模在北京天安門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近年來,吳秀忠農村致富領頭雁、科技示範戶的典型事跡和腳堯村艱苦奮鬥、實幹苦幹奔小康的事跡,先後被縣、州、省、中央報刊、電視等媒體轉載報導,得到各級領導、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關注。腳堯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山區小康村。州委、州人民政府發出了“遠學大關,近學腳堯”的號召,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幹、苦乾擺脫貧困,創造美好生活為主要內涵的“腳堯精神”成為少數民族貧困山區脫貧致富、改變面貌所大力倡導的一種時代精神。腳堯村近30年的艱辛創業歷程,是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在改革開放中因地制宜,立足山區實際,自身實幹苦幹,實踐黨的富民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範例和成功縮影。
1978年,農村體制改革開始後,富民政策的春風開始吹進雷公山。八十年代初,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九十年代,村兩委圍繞解決有飯吃、有錢花、發展集體經濟和公益事業等問題制定了“三步走”發展目標,在上級黨的領導和扶持下,全村民眾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發展道路。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