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康復

腦癱康復

腦癱康複目前來看綜合治療效果最好,講究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具體內容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家庭治療等多學科綜合治療方法。

病因

引起腦性癱瘓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達1/3以上。有時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種因素。

產前因素最常見,包括遺傳和染色體疾病、先天性感染、腦發育畸形或發育不良、胎兒腦缺血缺氧致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或基底節受損等。圍產因素指發生在分娩開始到生後一周內的腦損傷,包括腦水腫、新生兒休克、腦內出血、敗血症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缺血缺氧性腦病等。圍產因素可能是引起早產兒腦癱的重要原因。晚期新生兒以後的因素包括從1周至3或4歲間發生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血管病、頭顱外傷、中毒等各種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的病因。

早產和宮內發育遲緩雖然不是腦癱的直接原因,但它們是腦癱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親宮內炎症或絨毛膜羊膜炎,作為一項潛在的危險因素已經越來越被引起重視。

康復內容

(1)運動康復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訓練。

(2)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和作業療法以達到訓練手的功能。

(3)並存障礙治療如及時控制癲癇發作,矯治視覺、聽覺和口面功能障礙,改善和發展認知功能,進行語言訓練。

(4)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矯治情緒、糾正行為異常,增加腦癱患兒克服困難的信心,培養社會交往能力。

(5)促進智力發育,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為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創造條件。

(6)使用矯形器具,對已發生嚴重攣縮和畸形者可予骨科手術矯治。

康復理由

因為及早治療腦癱患兒可以從早期治療中得到益處,都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提高其生存質量。一般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而早期治療取決於早期診斷。

因此專家指出,如果產婦或新生兒出現異常情況,都應及早就治。因為新生兒(0-6個月)尚處於發育期,而此時腦損傷處於初期階段,異常姿勢和運動還未固化,這一時期進行治療可取得最佳效果。

腦癱治療

治療計畫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並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儘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儘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

作業治療

作業治療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支具和輔助具的製作及生活環境設施的簡單改造等等。

認為腦癱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鍊”,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徵”。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覆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在對腦癱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中,傳統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於恢復患者的肌力,忽視了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即使患者肌力恢復正常,變可能遺留下異常運動模式,從而妨礙其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的提高。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目前國內國際上一般建議在日常的家庭護理康復治療中,使用肢體運動康復儀來對受損的肢體運動恢復。以神經促通技術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頻脈衝電刺激後按一定順序模擬正常運動,除直接鍛鍊肌力外,通過模擬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態,使其恢復動態平衡;同時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其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自主的運動控制,尤其是家庭用的時候操作簡便。這種療法可使癱瘓的肢體模擬出正常運動,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

矯形器的套用

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異常活動、提高穩定性、協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矯形器的套用關鍵在於根據患兒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佩帶時期和類型,因此,應由康復醫師、治療師和矯形師共同商榷決定。

言語治療

由醫師和言語治療師評定後,根據不同言語障礙類型進行治療,如下頜、口唇、舌肌、軟齶等運動控制訓練,以及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

心理行為治療

腦癱患兒有時伴發異常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自閉、多動、情緒不穩等症狀。健康的家庭環境,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儘早進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心理行為疾患的關鍵。

家庭訓練計畫

治療師應為患兒及其家長制定家庭訓練計畫。該計畫重點應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繼發殘損方面,但是對於特別嚴重的患兒,易化護理及減輕家庭負擔應是主要目標。通常包括:對患兒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針對性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訓練;痙攣肌的牽伸治療;功能性主動活動的強化訓練;輔助用具如矯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輪椅的使用等等。

特殊教育

小兒康復治療還應包含針對不同智力水平的特殊教育,因此,建立融醫療、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機構,是為患兒提供全面的連續性服務的很好模式。

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腦神經營養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治療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它不能替代功能性訓練。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已證明: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是一種安全有效治療痙攣的方法。一般降低痙攣效果可維持3~8個月,此時應及時開展個體化的綜合性治療,如功能性肌力訓練、軟組織牽拉、佩帶矯形器等等,充分發揮肌張力減退帶來的最大康復機遇。注射後4~6個月痙攣會逐漸升高,但通常運動功能改善的效果不會消失,必要時可再次注射。

手術治療

當肌肉嚴重攣縮和關節畸形時,可選擇矯形手術,且應儘量在一次手術中完成所有需要矯形的部位,以便術後更好地改善功能。對於下肢肌肉廣泛痙攣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兒,可採用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無論何種手術,在手術實施的前後,應有規範的康復治療方案與之相配。 總之,在充分認識患兒的病理性問題和各種方法適應證的基礎上,明確治療目的,正確合理地制定康復治療計畫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治療誤區

誤區一:有的家長雖然發現孩子在半歲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奶差、過於安靜,以及受驚嚇時出現身體打挺等現象,但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身體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傳染其他疾病了?

誤區二:早產兒的家長見到孩子翻身、趴臥、坐、立、走等運動發育落後於其他的正常同齡兒時,往往會簡單地認為是早產原因造成的,孩子會隨著自然生長發育慢慢地恢復,常常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

誤區三:家長發現小兒在運動中出現不正常的姿勢時,常常以為是孩子骨骼與肌肉出現了問題,而貽誤了就診時機。

誤區四:一旦經過醫生確診孩子為腦性癱瘓時,家長往往最先採取的態度是盲目地四處求醫,盼望通過常規的“打針、吃藥”來解除患兒的運動功能不良狀態。小兒腦癱,是小兒出生前後腦實質性損傷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智力低下、癲癇、失語、耳聾等一組綜合徵。若能及時發現,及時干預,預後基本比較理想。但當對這種病認識有誤,不積極治療,或亂投醫時,就會給患兒留下不可逆轉的後遺症。

康復訓練

痙攣型腦癱

(一)剪刀步態和訓練

1.患兒仰臥位,採用牽拉手法被動屈曲患兒雙腿,做髖關節屈伸動作:採用搖髖法、分髖法對內收肌群進行牽伸,降低張力,保持片刻(這一點很重要),反覆操作。

2.採用直腿加壓坐位訓練,固定雙下肢外展位約60°(如果內收肌張力高還可以擴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數不可過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齡兒童更小),以牽拉痙攣的肌肉,降低肌張力,此為靜態訓練。

3.重錘式髖關節訓練椅,將患兒雙下肢做外展—內收—外展的訓練,在運動的同時達到牽拉肌肉,活動髖關節的目的,此為動態訓練。

4.“騎馬”訓練,(用滾桶、木馬、木椅等均可)牽拉痙攣的肌肉,降低張力,恢復功能。

5.“爬高”及“爬行”訓練,(採用蛙式即雙腿儘量外邁)。

6.患兒扶槓側行,以其主動運動逐漸緩解痙攣,擴大關節活動範圍,達到下肢分合動作的熟練和矯正剪刀步態的目的。

7.患兒休息時雙腿間放一枕頭或其它柔軟的物體,雙腳尖儘量朝向外側,鼓勵患兒雙腿分開。

(二)緩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訓練

1.採用仰臥、俯臥位壓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牽拉攣縮的肌腱,緩解痙攣的肌肉。

2.站立彎腰拾物訓練,牽拉痙攣的國繩肌群,緩解張力,同時增強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壓,膝關節伸展,股四頭肌訓練椅的套用,提高股四頭肌肌力,拮抗痙攣的膕繩肌群,提高膝關節自主控制能力。

4.雙槓一階梯及站立挺膝訓練,提高膝關節自主屈伸的能力,協調四肢運動功能的作用。

5.功率車,學步車訓練,提高下肢主動運動的功能,增大關節運動範圍。

(三)膝反張的訓練

“膝反張”原因有三:(1)膝關節本身骨性變化,致膝關節位置不正常;(2)負重情況下,膝關節控制能力較差,表現為膝關節本體感覺消失,關節周圍韌帶鬆弛,股四頭肌及膕繩肌肌力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縮;(3)底屈肌攣縮或肌張力較高時也可導致膝關節過度伸展。腦癱患兒膝反張的主因是肌張力不全。

1.壓膝整足法,牽踝法,搖踝法,底屈肌牽拉訓練。

2.膝關節屈伸,足背屈的訓練,提高伸肌力量,協調拮抗肌張力。

3.爬行訓練,膝關節屈曲位,有利於糾正反張,同時增加膝關節運動的控制能力,協調其運動功能。

4.提高國繩肌肌力降低伸肌張力,協調關節屈伸功能。

5.上、下階梯訓練,對於糾正膝反張及協調步態有較大的作用。

矯正“膝反張”,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運動,一般輕症以運動訓練矯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撐在床墊上,患側膝關節做屈伸訓練,為配合協調運動,兩膝交替屈伸進行訓練,隨著症狀的好轉,變為仰臥位或站立位進行,嚴重者下肢矯正或手術矯正。

(四)尖足,足內、外翻的訓練

1.自我牽拉法—患兒面對牆壁站立,然後緩慢前趴,直到跟腱處感覺牽拉為止,還可把雙腳尖轉向外側(似卓別林)做相同的動作。

2.足背屈肌肌力訓練和坐式踝關節訓練椅,拮抗痙攣的小腿肌,增大踝關節活動範圍,糾正畸形。

3.仰臥,俯臥位壓膝整足法,牽踝,搖踝法,達到糾正畸形的目的。內、外翻扳的套用。

4.上、下台階和跑步車訓練,在運動中牽伸痙攣的肌肉,加大活動範圍,恢復功能,協調步態。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訓練

1 肩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的訓練

(1)屈曲位,患兒仰臥,術者一手握前臂,沿身體中線慢慢上舉,接近耳朵為止,反覆操作。

(2)內收位,仰臥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時(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繼續上移,直至耳根部,反覆操作。

(3)內旋位,坐或仰臥位,術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將肘關節屈曲後,做外旋下壓動作,反覆操作。

(4)上肢負重訓練,啞鈴操,棒操,拉沙袋訓練,增加上肢肌力,擴大關節活動範圍,恢復運動功能。

(5)舉臂摸肩(彎肱撥刀),叉腰挺胸(雛鳥習飛)訓練。

2 肘關節屈曲的訓練

(1)主動、被動肘關節的屈伸運動。

(2)上肢負重,伸肘抓物訓練。

(3)屈伸時關節(采荷挎籃),展肩屈肘(力撥千鈞),肩肘屈伸(白猿獻果),雙手上舉(舉火燒天)。

3 腕指關節屈曲,拇指內收訓練

(1)被動腕手操:術者雙手並列於腕關節下端,兩拇指並列於腕背側,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於手掌,將患兒手腕做屈、伸、抖、牽等手法,然後從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牽指法交替操作,最後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覆操作。

(2)手掌抓握,雙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龍探爪)

(3)撓側抓握(握筆)訓練,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黃豆,綠豆,拿湯勺,拿鑰匙開門等)。

(4)腕關節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內收的訓練(五指分開,合攏動作)。

4 拇指內收的訓練

拇指內收、外展、伸直訓練,拇指屈曲,對掌,對指訓練,雙手交叉訓練。手功能訓練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粗大到精細的過程。

徐動型腦癱

多年來治療腦癱的臨床經驗證實,“治療是基礎,訓練是關鍵”。缺乏治療的訓練不是無法進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沒有訓練的治療既不能鞏固其治療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治療加訓練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辯證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訓練方法,其順序是一抬頭,二挺腰,三作四肢,四體操。

一、手足徐動型的訓練方法:

(頭部控制能力的訓練)

(一)仰臥拉起訓練

1.仰臥拉起訓練,通過抗重力活動的過程來增加頭控能力;

2.仰臥Bobath球、滾桶上輕輕滾動引出患兒軀幹屈曲的保護性反應;

3.仰臥位用各種玩具誘導患兒左右轉頭,增加患兒頭部自由轉動時的控制能力;

4.患兒仰臥於吊床上,使患兒軀幹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來抑制由於伸肌張力增高所致的角弓反張(受仰臥位緊張性迷路反射TLS的影響)。

(二)俯臥位訓練

1.俯臥楔形枕上,提高頭、頸部抗重力伸展上抬的控制能力及肩部和雙上肢的支持能力。(注意:髖關節保持伸展位)

2.俯臥Babath球、滾桶、平衡板上,利用重心不斷的變換,誘發患兒保護性伸展反應,來提高頭頸部抗重力上抬的能力。

3.爬行訓練,通過患兒主動運動來增加頭部的控制能力。

(三)坐位訓練

1.盤腿坐、長坐位,增加患兒頭部控制能力,同時提高腰部力量及坐位平衡訓練。

2.患兒騎跨於母親胸前,母子面對面進行頭部控制能力的訓練(注意:母子目光均應平視),同時增進母子間感情交流。

3.採用頸部操來調節頸部的肌張力,增加頸部肌肉力量達到增強頸部控制能力。

(具體方法:術者雙手輕托患兒雙下頜面,做頭部的屈曲、伸展、側屈、側旋及環轉來調整頸部肌群張力)。

4.還可採用學步車帶行走,在患兒行走過程中,逐漸自我調整異常的張力,恢復肌力,達到控制能力增強的目的。

最後,在實際工作中,根據以下三種方法來衡量頭是否在對稱的中線上:

(1)患兒仰臥向上看時,頭不向兩邊轉動,與軀幹正中線保持一致:(2)患兒俯臥位(如:楔形枕、Bobath球、滾桶)時,頭身呈一條直線;(3)患兒坐位,側面看頭在正中,不向前後傾倒,與軀幹中線一致。

(四)四肢不隨意動作和姿勢異常的訓練

本著“提高肌力,降低肌張力,抑制異常原始反射”的原則,結合患兒實際病情,採用相應的訓練方法。

1.套用梯背架,條形床,方凳訓練患兒在坐、臥、跪、站、行走時身體維持中線位對稱姿勢,來抑制不自主的徐動,強化自身正常運動模式的建立。

2.台階器,功率車,股四頭肌的訓練椅的使用,有增加下肢肌力,降低異常的肌張力,抑制不自主動作,強化正常運動模式的作用。

3.雙槓一階梯訓練,協調四肢不全的肌張力及運動功能。

4.上肢、手粗大及精細動作的訓練,有加強手一眼協調能力,抑制異常模式和不自主運動,恢復上肢及手的運動功能。

5.“行走三步曲”,根據患兒病情選用懸吊學步車,學步帶,手推學步車的依次套用,來達到提高肌力,糾正肌張力不全,協調運動功能,之後,再針對出現的尖足,足內、外翻等畸形予以矯正。

對於年齡較大,病情嚴重的患兒,以手足徐動為主的混合型患兒,往往由於受緊張性迷路反射(TLS)的影響,患兒全身性痙攣不斷增強的惡性循環中,同時以受到非對稱異性頸緊張反射(ATNR)的影響,導致軀幹及四肢部分旋轉的現象,背部觀察:可見一側肌肉的短縮,並且軀幹短縮,一側的骨盆上提,出現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的姿勢,雙上肢不能合攏放在胸前,同時,頭部偏向一側,時間長久致胸鎖乳突肌的肥厚。

術者採用手法或頸部操放鬆痙攣的肌肉,逐漸使患兒頭控能力增強,糾正脊柱側彎,放鬆緊張的肌肉,加強其拮抗肌肌力,預防產生更嚴重的畸形,充分活動關節,牽拉痙攣的上肢或下肢,抑制不自主的徐動(可採取下肢固定,上肢夾板約束),從而達到抑制不正常的原始反射,建立正常的運動模式的目的

混合型腦癱

(原則)

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一)鬼臉訓練法

1.顳下頜關節訓練,患兒被動(或主動)做下頜骨上提、下降、前進、後退及側方運動,協調面部肌肉張力,增強關節靈活性,恢復功能。

2.面部表情肌訓練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動作鍛鍊面部肌肉的協調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點揉相關穴位(垂根、聽會、翳風、地倉、承漿穴),調節肌肉張力。

(3)照鏡子練習口形,發音,吹氣球等。

(二)醫療體操(是運動療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措施)

1.上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術者面對患兒,雙手握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掌心。將其雙臂放於體側。

第一節擴胸運動;第二節 伸展運動;

第三節屈肘運動;第四節 環轉運動。

適用範圍:上肢關節活動受限的腦癱患兒。

2.下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雙下肢伸直,術者雙手握患兒雙踝。

第一節屈膝屈髖運動;第二節 雙髖外展運動

第三節髖內、外旋運動;第四節 屈、伸膝運動;

第五節牽踝、搖踝運動;第六節 屈、伸踝運動。

適用範圍:各型腦癱患兒的下肢運動障礙。

以上的很多康復訓練屬於專業操作,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操作,同時需要提醒到康復訓練是腦癱恢復中不可缺少的治療措施,醫院可以給予孩子手術治療,但是後期都需要配合康復訓練,幫助恢復肢體方面的功能,詳細的了解康復訓練,可以使患者選擇更恰當的康復訓練來配合孩子的治療。

康復步驟

1、提高肌力、增強肌容積

通過叩擊手法促進肌肉收縮,也可套用快速關節活動訓練。

坐位訓練時,家長雙手扶住患兒的腰部,使患兒坐直,同時向下向中間的方向用力,保持2~3分鐘。坐位平衡訓練方法同痙攣型腦癱的訓練。

被動的手支撐和立位促通,注意保護好大關節,尤其防止膝反張。專家指出:關節的加壓和本體感覺刺激,從而加強關節的穩定性。

2、促進自發活動的出現

1)誘發上肢的移位和抬頭。家長可對患兒進行上肢關節活動訓練和上肢的被動移位訓練以及抬頭和手支撐訓練。

2)誘發下肢的起立功能和肩胛帶的起立功能。家長可對患兒進行下肢的跨步訓練和被動站立訓練

3、抑制背伸肌緊張,控制角弓反張

抱球姿勢抑制頭背屈。

讓患兒雙手抱腿或抱腳,促進手、足、口的協調。

其他的抬頭、翻身、爬行、步行等訓練方法與痙攣型腦癱的訓練方法基本相同。

語言康復

保持正確姿態: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幹控制能力與進食能力時,可以系統開始語言訓練,交談時要與患兒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過高會使患兒全身過度伸展不利於發音。

增加說話和活動的量,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遊戲時與患兒一起已經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於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鼓勵患兒說話: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

教育要持之以恆:語言的矯治和訓練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收穫,才能給有語言障礙的腦癱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康復鍛鍊

通過訓練腦癱患者爬行可提高患兒控制身體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範圍內活動,同時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礎。

1、輔助膝部爬行訓練

患兒用手和雙膝支撐身體,雙上肢伸直。

訓練人員用雙手握住患兒膝後部,幫助其練習爬行。

2、輔助髖部爬行訓練

患兒用手和雙膝支撐身體。

訓練人員抬起患兒髖部,幫助患兒練習爬行。

3、輔助踝部爬行訓練

訓練人員位於患兒後方,雙手握住患兒腳踝。

訓練人員誘導患兒向前移動,令患兒先伸出一隻手,然後緊接著前移對側下肢。左右肢體交替進行訓練。

4、自主爬行訓練

用玩具吸引患兒自主爬行。

按摩治療

患兒俯臥,沿脊椎方向,從至陽到命門的督脈諸穴順序點按加著力叩打;按、揉脊柱旁開一寸半的足太陽膀胱經諸俞穴。刺激腰骶神經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患兒背對施術者正坐位,按、揉、摩、點、風池、啞門、天柱、腦戶等枕部腦區,以及百會、絡卻、後頂、強間等頂枕部位。刺激腦部運動區,促進局部功能代償。患兒仰臥,按、揉、捏、拿四肢。

下肢:在點陽陵泉穴的基礎上,順序拿、揉 、腿外側肌群;或在點委中穴的基礎上,拿、 後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點環跳穴的基礎上,拿、揉內收肌群。

上肢:在點中府穴的基礎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點肩井穴的基礎上,拿、揉 上臂後肌群;或在點曲池的基礎上,拿、揉前臂的前後肌群。調整局部肢體的運動狀態,促進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復。

頭部:(1)病兒仰臥位,術者以右手掌按壓百會刺激區,左手掌按壓在臍下小腹部。右手掌逐漸用力,使掌力由頸椎經脊柱直達腰骶。病兒頭與身體保持在一直線上,術者手感應該有頂物樣支撐感。(2)接上勢,術者以一指點揉百會穴,然後扣點或散點百會刺激區,可以提高頭控能力和促進腦的發育功能。(3)接上勢,術者手托起病兒頭部,另一手屈曲五指,運用指尖之力,阱抓法自前額過百會區,直至後枕部,以及兩側顬部,如此反覆數次。此法如梳頭,有益開竅、提神醒腦和通調經脈之功。(4)俯臥位,兩手平放於頭兩側。術者揉點風池穴,然後按、揉、拿頸刺激線。

軀幹:(1)俯臥位,兩手上舉至頭之兩側,兩足自然平伸。術者用手掌根,沿督脈刺激線自背至腰有節律地按壓。每按一下移動一個部位,約l至2個椎節,由上直至骶部。此法有調節中樞和便於脊柱畸形的矯正。(2)接上勢,術者以兩拇指同時按揉兩腎俞穴,能增補元氣,填精生髓.並能增強腰肌和下肢力量。(3)側臥位,背向術者。術者一手按拿病兒肩部,另一手按住髂部,兩手一推一拉,以板法逐漸相反用力使腰部旋轉至最大限度。用力要緩和,逐漸拉大腰部的旋轉度,有效地牽張軀幹各部肌肉,促進翻身動作和軀千平衡功能。(4)接上勢,鬆開按在病兒肩部之手,按在髂部之手向前推動,使小兒成俯臥,手掌輕拍其腰背部,自上而下數次即可。

康復訓練

小兒腦癱是由於出生前、出生後或嬰兒期,控制運動的部分腦組織受到損害,導致肌肉控制失調引起的身體運動困難和體位困難。小兒腦癱一經醫療機構診斷確定以後,就應及早開展康復訓練。

首先是正確的抱姿,即將小兒雙腿騎跨在康復人員的腰間。為了加強小兒頭的控制,可使其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將其緩慢自仰臥拉至坐位。當小兒坐在床面上時,應誘發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出現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

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並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幹翻身。學會爬行是行走的先決條件之一。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幹與大腿成90°。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行。

對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小兒,訓練者可在其仰臥時,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壓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與小腿之間角度儘量小於90°。還可以穿戴足踝矯形器,以利於矯正尖足、穩定踝關節,更好地進行站立、行走訓練。

有的小兒雙手握拳,不會抓物,訓練者要堅持做被動手指伸展活動,將其大拇指外展伸開,其它手指就容易伸開了。

在運動訓練的同時,也要加強語言訓練。以顏色鮮艷的玩具吸引小兒的注意力,力爭其模仿訓練者的發聲、發音。創造良好的言語環境,及時糾正異常的發音。

對於四肢肌肉張力明顯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運動妨礙了患兒的活動時,可考慮使用解痙或控制徐動的藥物,如:安定、力奧來素、安坦、美多巴等。

中醫按摩可減低痙攣肌肉的張力,擴大四肢關節活動範圍;針灸可採取頭針在運動、語言區,以改善該區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