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硬化症概述

概述 西醫 腦動脈硬化症系在全身性動脈硬化基礎上,因使腦部血管瀰漫性硬化、管腔狹窄及小血管閉塞,供應腦實質的血流減少、神經細胞變性引起一系列的神經與精神症狀,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臨床早期見頭痛、頭暈、 耳鳴 、失眠、記憶力減退、四肢麻木、情緒不穩定等,隨著病程進展,常出現腦供血不足、腦組織點狀軟化、萎縮,可發生腦卒中、痴呆、 癲癇 等嚴重疾病。腦動脈硬化症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男性多於女性,女性患者多見於絕經期以後。腦動脈硬化症往往合併主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和外周動脈硬化,經常喝酒、或合併 高血壓 、 糖尿病 等,動脈硬化症出現較早,而且發展快、程度也較重。 診斷標準 1.輕度腦動脈硬化症: (1)年齡在45歲以上; (2)初發高級神經活動不穩定的症狀及(或)腦瀰漫性損害症狀; (3)眼底動脈硬化Ⅱ級以上; (4)主動脈增寬; (5)顳動脈或橈動脈較硬等外周動脈硬化征或有 冠心病 ; (6)神經系統陽性體徵,如深反射不對稱、掌頦反射陽性及(或)吸吮反射陽性; (7)血清膽固醇增高; (8)排除其他腦疾病。 診斷判斷:具備上述八項中的五項或五項以上。 2.中度腦動脈硬化症: (1)輕度腦動脈硬化症的診斷標準: (2)有本病引起的下列症(綜合徵)之一,如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帕金森綜合徵、癲癇等。慢性型者應具備以上兩項條件。 3.瀰漫性腦動脈硬化症 慢性重症腦動脈硬化症。應具備中等度腦動脈硬化症條件(也可伴小卒中)病情反覆加重,病變廣泛,生活難以自理。 (全國第三屆神經精神科學術會修訂的關於腦動脈硬化症的診斷標準) 中醫 中醫雖無腦動脈硬化症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於頭痛、眩暈、健忘、不寐、痙證、虛損等病證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