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為涎

《素問·宣明五氣論》在論五臟化液時提到“脾為涎,腎為唾”。由於涎出於口,口為脾竅,故脾主涎,涎為脾液。張景岳日: “唾出於舌下,足少陰腎脈循喉嚨挾舌本也”,故腎主唾,唾為腎液,可見人們乏稱的唾液包括涎和唾,屬脾、腎所主。然而“脾氣通於口”, “口為脾之官”,高士宗論五臟化液時說: “化液者,水谷入口,津液各走其道,五液受水谷之精,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也”。可見脾對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較為直接的。近代認為,中醫學有關脾和腎的生理功能包括消化、神經、精神、生殖、呼吸等方面,因此脾腎的這些功能變化也必然反映於唾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