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縫

脹縫

脹縫(expansion joint),指的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設定的膨脹縫,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溫度升高時能自由伸展。

基本信息

脹縫危害

脹縫的病害集中表現為脹縫兩側的板塊擠碎破角、錯台、啃邊,出現這樣的病害主要原因是從思想對脹縫施工不重視、不按規範要求施工、未能按要求進行養護,主要表現為:

(1 ) 片面理解“脹縫應少設或不設”,認為脹縫無關緊要。

(2 ) 在灌縫時石渣掉入縫內或灌縫前縫內石渣未清淨造成脹縫無法伸長而破碎。

(3 ) 施工中傳力桿及套管的安裝位置不正確,傳力桿放置時未用支架固定或固定支架不牢固,脹縫處相鄰板塊分兩次澆注時兩側未同時固定傳力桿,先施工一側因機械振搗造成桿端或套管端下降,後澆的一側因不斷被碰撞雖經調整仍然難以保證傳力桿垂直於脹縫平面,當脹縫變形時傳力桿阻礙了混凝土伸長,並形成了對混凝土的撬應力造成頂或邊劈裂破壞。

(4) 鑿填縫料槽時或拆除脹縫板上部填縫料預留槽板條時造成脹縫邊緣破壞,然後用水泥砂漿修整補缺,造成邊緣兩側混凝土強度較低,強度低的脹縫邊緣混凝土首先破壞。

(5 ) 填縫料施工不規範,脹縫下未設防水設施,造成路面基層浸水,在車輛荷載的反覆作用下破壞,造成面板斷裂、錯台。

脹縫設定

脹縫設定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因溫度變化產生的溫度應力,原則上講脹縫應少設或不設,在進行脹縫設定時應如下考慮。

(1)冬季施工季節施工時,脹縫一般每100~150m設定一道;夏季施工時,如板厚大於等於20cm,可不設脹縫,其它情況施工時一般每100~200m設定一道。

(2)城市道路交叉口各向切點處需設定脹縫。

(3)與固定構築物相接處應該設定脹縫。

(4)一般情況下在轉彎半徑R<150m的平曲線和曲經半徑R<150m的豎曲線應設定無傳力桿型脹縫。

(5)豎曲線可以在變坡點處設定無傳力桿型脹縫,但對於凹形豎曲線可以不設脹縫,因為溫度產生的張力相當於給混凝土面板施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應力,屬於對板塊有利的應力。

(6)縱坡小的城市道路在凸形曲線上一般可不另外增設脹縫。

(7)隧道內的溫差不大,可不設脹縫,一般只在出入口處設定脹縫。

脹縫構造

關於脹縫的構造型式在設計規範、設計圖紙及一些專業書籍中都很明確,這裡不再多做介紹,但在排水不暢路段,一般構造型式脹縫的防水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引起路面基層浸水造成路面斷板或錯台,如果在普通的脹縫下鋪設二氈三油防水層,則能有效地預防因脹縫路面基層浸水而造成的病害。

在脹縫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根據脹縫的破壞機理分析,脹縫施工應做到以下幾點:

(1 ) 傳力桿:脹縫傳力桿的定位是否準確是脹縫施工成敗的關鍵,傳力桿要求必須清潔無銹,長度尺寸符合設計要求,端部應光滑,傳力桿的硬質套子端部必須封閉,嚴防混凝土或稀漿進入,另外,絕對不能因某種原因用帶肋鋼筋代替圓鋼。套管與傳力桿端應留3cm的空隙,內可填塞瀝青麻絮或紗頭。用來固定傳力桿的鋼支架必須牢固,用來固定套子的一端應比另一端稍低,使傳力桿能恰好在套子中心,傳力桿還必須與路中線(或脹縫點的切線)平行。

(2 ) 脹縫板:近年來施工普遍採用的一般有衫木板、松木板等軟木類板材和粘膠板、泡沫板、瀝青浸制壓制板等合成材料類板材。脹縫要求平直,尺寸要準確。軟木板類板材板中不能有硬結,在板上應按設計鑽出略大於傳力桿直徑的孔,以利於傳力桿安裝且不至於漏漿。脹縫板寬通常有二種做法,一種板寬比路面板厚小4cm,然後用膠帶粘4cm寬的泡沫板,在澆築後混凝土達到5mpa後鑿除泡沫板,灌入填縫料。另一種脹縫板寬度與路面厚度相同,然後直接鑿除脹縫板3~4cm,灌入填縫料。

(3 ) 脹縫及灌縫料脹縫要求同時垂直於路面和縱縫,寬度為2.0~2.5cm,上下寬度應一致,縫內不得有硬物或水泥混凝土漿,填縫料最好選用合格廠家生產的聚氯乙稀膠泥或自已按要求配製,但不得直接用加熱瀝青進行灌縫。

從某種意義上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成敗在於脹縫施工,脹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最薄弱的環節,廣大技術人員要重視脹縫,建造真正合格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脹縫施工要求

脹縫應與混凝土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垂直於板面,寬度均勻一致,縫中不得有粘漿或堅硬雜物,相鄰板的脹縫應設在同一橫斷面上。脹縫傳力桿的準確定位是脹縫施工成敗的關鍵,傳力桿固定端可設在縫的一側或交錯布置。施工過程中固定傳力桿位置的支架應準確、可靠地固定在基層上,使固定後的傳力桿平行於板面和路中線,誤差不大於5mm。

機械化施工混凝土路面時,脹縫可在連續鋪築混凝土拌合物的過程中完成,也可在施工終了時完成。在連續鋪築混凝土拌合物的過程中施工脹縫時,傳力桿和接縫板的固定與安裝按圖所示進行。

脹縫 脹縫

脹縫不貫通

脹縫不貫通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原因分析:①澆筑前倉混凝土時脹縫處封頭板底部漏漿,拆除填充頭扳時又沒有將漏漿清除,造成前後倉混凝土連結;②接縫板尺寸不足,兩側不緊靠邊模板;③脹縫處上下接縫板,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相對移位.造成混凝土連結。

其防治措施:①封頭板要與側面模板,底面基層接觸緊密,要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在澆搗混凝土時不得有走動和漏漿現象;②在澆搗後一倉混凝土前,應將脹縫出清理乾淨,確保基層平整,接縫板擺放時要貼緊模板和基層,不得有空隙,以免漏漿;③鋸縫後應檢查是否露出接縫板,否則繼續鋸直至露出接縫板為止;④接縫板質量應符合設計規範要求,發現脹縫不貫通,由人工整理貫通,並做好回填與封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