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本品系用脊髓灰質炎病毒I、Ⅱ、Ⅲ型減毒株分別接種於人二倍體細胞,經培養、收穫病毒液後製成的白色固體糖丸。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本品系用脊髓灰質炎病毒I、Ⅱ、lII型減毒株分別接種於人二倍體細胞,經培養、收穫後製成糖丸。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 生產和檢定用設施、原料及輔料、水、器具、動物等應符合“凡例”有關要求。

疫苗簡介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體細胞)

拼音名:JisuihuizhiyanJianduHuoyimiaoTangwan(RenErbeitiXibao)

英文名:PoIiomyeIitisVaccineinDrageeCandy(HumanDiploidCeII),LiVe

本品系用脊髓灰質炎病毒I、Ⅱ、lII型減毒株分別接種於人二倍體細胞,經培養、收穫後製成糖丸。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

生產和檢定用設施、原料及輔料、水、器具、動物等應符合“凡例”有關要求。

疫苗製造

2.1生產用細胞

生產用細胞為人二倍體細胞。

2.1.1細胞庫管理及檢定應符合“生物製品生產用動物細胞基質製備及檢定規程”規定。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取自同批工作細胞庫的1支或多支細胞管,經復甦擴增後的細胞僅用於一批疫苗的生產。

主細胞庫細胞世代應控制在第23代以內,工作細胞庫細胞世代應控制在第27代以內,生產用細胞世代應控制在第44代以內。

2.1.2細胞製備

從工作細胞庫之細胞種子開始培養,連續傳代,至足夠數量的細胞培養物。長成單層的細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分散均勻後以適宜的分種率傳代,於37℃貼壁靜置或鏇轉培養。

2.2毒種

2.2.1名稱及來源

生產用毒種為脊髓灰質炎病毒I、Ⅱ、Ⅲ型減毒株;可用I、Ⅱ、111型Sabin株,l、Ⅱ、Ⅲ型Sabin純化株,中Ⅲ2株或經批准的其他毒株。

2.2.2種子批的建立

應符合“生物製品生產檢定用菌毒種管理規程”規定。

2.2.2.1原始種子批

Sabin株原始毒種I、Ⅱ、Ⅲ型及中Ⅲ2株均由毒種研製者製備和保存。

2.2.2.2主種子批

由原始毒種在胎猴腎或人二倍體細胞上傳1~2代製成的成分均一的一批病毒懸液稱為主種子批。

Sabin株主種子批的傳代水平為SO十1;中Ⅲ2株主種子批的傳代水平為中Ⅲ21代;Ⅲ型pfizer株主種子批為RSO1。

2.2.2.3工作種子批

取主種子批毒種在人二倍體細胞上傳l~2代製備的組成均一的一批病毒懸液稱為工作種子批。

2.2.3毒種傳代

從原始種子批到工作種子批的傳代次數,SabinI型、SabinⅡ型和其他純化株以及中Ⅲ2株不得超過3代;sabinⅢ型及其他純化株包括pfizer株不得超過2代。製備生產用種子批所用的細胞應限於眙猴腎或人二倍體細胞。

2.2.4種子批毒種的檢定

除另有規定外,主種子批及工作種子批應進行以下全面檢定。

2.2.4.1鑑別試驗

取適量I型、Ⅱ型或Ⅲ型單價脊髓灰質炎病毒抗血清與適量病毒供試品混合,置35~37℃中和1~2小時,接種Hep-2細胞或其他敏感細胞,置適宜溫度(35~36℃)培養,7天判定結果,病毒型別應準確無誤。同時設血清和細胞對照,均應為陰性。病毒對照應為陽性。

2.2.4.2病毒滴定

採用微量細胞病變法。取毒種做10倍系列稀釋,每稀釋度病毒液接種Hep-2細胞或其他敏感細胞,置適宜溫度(35~36℃)培養,7天判定結果。病毒滴度應不低於6.5lgCCID〈[50]〉/ml。應同時進行病毒參考品滴定。

2.2.4.3無菌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A),應符合規定。

2.2.4.支原體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B),應符合規定。

2.2.4.5病毒外源因子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C),應符合規定。

2.2.4.6家兔檢查

取毒種進行此項檢查。如不立即進行試驗,毒種應保存於-20℃以下。取體重為1.5~2.5kg的健康家兔至少5隻,每隻注射10ml,其中1.0ml皮內多處注射,其餘皮下注射,觀察3周,到期存活動物數應不低於80%,無B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判為合格。家兔在24小時以後死亡,疑有B病毒感染者應屍檢.須留神經組織和臟器標本待查,用腦組織做10%懸液,用同樣方法接種5隻健康家兔進行檢查。

2.2.4.7免疫原性檢查

用工作種子批毒種製成原疫苗,按常規接種易感兒童(免前抗體效價<1:4)至少30名,分別於免疫前及免疫後4周採血,測定中和抗體,免疫後抗體陽轉率應不低於95%。

2.2.4.8猴體神經毒力試驗

依法檢查(附錄ⅪL),應符合規定。

2.2.4.9rct特徵試驗

將單價病毒液分別於360℃±0.1℃及400℃±0.1℃進行病毒滴定,試驗設t-對照(生產毒種或已知對人安全的疫苗)。如果病毒液和t-對照在36℃±O.1℃的病毒滴度與40℃±0.1℃的滴度差不低於5.01g,則rct特徵試驗合格。

2.2.4.10SV40核酸序列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IXH),應為陰性。

2.2.5毒種保存

液體毒種需加入終濃度為lmol/L的氯化鎂溶液,置-60℃以下保存。

2.3原液

2.3.1細胞製備

同2.1.2項。

2.3.2培養液

細胞的培養液為含適量滅能小牛血清和乳蛋白水解物的MEM液或其他適宜培養液。小牛血清的質量應符合要求(附錄ⅧD)。病毒維持液為不含小牛血清的MEM液或其他適宜維持液。

2.3.3對照細胞病毒外源因子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C),應符合規定。

2.3.4病毒接種和培養

毒種與細胞按一定比例接種。種毒後置33℃±0.5℃培養40~96小時至細胞出現完全病變後收穫。

2.3.5病毒收穫

病毒液逐瓶澄清過濾,收集於大瓶中,即為單價原液。

2.3.6原液合併或濃縮

原液可合併或濃縮。

2.3.7原液檢定

按3.1項進行。

2.4半成品

2.4.1配製

單價原液加入氯化鎂,其終濃度為1mol/L,即為單價疫苗半成品。取適量I、Ⅱ、Ⅲ型單價疫苗半成品,按一定比例進行配製,即為三價疫苗半成品。

2.4.2半成品檢定

按3.2項進行。

2.5成品

2.5.1疫苗糖丸製備

三價疫苗半成品及賦形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後製成糖丸。滾製糖丸時,操作室內溫度應在18℃以下。

2.5.2分批

應符合“生物製品分批規程”規定。同一次混合的三價疫苗半成品製備的糖丸為一批,非同容器滾制的糖丸分為不同亞批。

2.5.3分裝

應符合“生物製品分裝和凍乾規程”規定。

2.5.4規格

每粒1g。每1次人用劑量1粒,含脊髓灰質炎活病毒總量應不低於5.95lg

CCID〈[50]〉,其中I型應不低於5.81gCCID〈[50]〉,Ⅱ型應不低於4.8Ig

CCID〈[50]〉,Ⅲ型應不低於5.3lgCCID〈[50]〉。

2.5.5包裝

應符合“生物製品包裝規程”規定。

疫苗檢定

3.1原液檢定

3.1.1鑑別試驗

按2.2.4.1項進行。

3.1.2病毒滴定

按2.2.4.2項進行,病毒滴度應不低於6.51gCCID〈[50]〉/ml。

3.1.3猴體神經毒力試驗

依法檢查(附錄XlL),應符合規定。

3.1.4無菌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A),應符合規定。

3.1.5支原體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B),應符合規定。

3.2半成品檢定

3.2.1病毒滴定

按2.2.4.2項進行。三價疫曲病毒滴度應不低於7.15lgCCID〈[50]〉/ml,其中I型應不低於7.01gCCID〈[50]〉/m1,Ⅱ型應不低於6.OlgCCID〈[50]〉/m1,Ⅲ型應不低於6.5lgCCID〈[50]〉/m1。

3.2.2無菌檢查

依法檢查(附錄ⅫA),應符合規定。

3.3成品檢定

每個亞批取200~300粒。

3.3.1鑑別試驗

取適量I、Ⅱ、Ⅲ型三價混合脊髓灰質炎病毒抗血清與適量本品混合,置35~37℃中和1~2小時,接種Hep-2細胞或其他敏感細胞,置適宜溫度(35~36℃)培養,7天判定結果,應無病變出現。同時設血清和細胞對照,均應為陰性。病毒對照應為陽性。

3.3.2外觀

應為白色固體糖丸。

3.3.3丸重差異

取糖丸20粒測定,每1粒重量為lg±0.15g。

3.3.4病毒滴定

每3~4亞批合併為1個檢定批,取100粒糖丸,加Earle’s液至1000ml,即為1:10稀釋度,取適宜的稀釋度用病變法進行病毒滴定。

三價疫苗糖丸以混合法測定病毒含量,同時應以中和法檢測各型病毒含量。採用中和法需預先精確測定異型抗體的交叉抑制值,以校正滴定結果。按2.2.4.2項測定病毒滴度,每劑三價疫苗糖丸病毒總量應不低於5.95lgCCID〈[50]〉,其中I型應不低於5.81gCCID〈[50]〉,Ⅱ型應不低於4.8lgCCID〈[50]〉,Ⅲ型應不低於5.3lgCCID〈[50]〉。

3.3.5熱穩定性試驗

疫苗出廠前應進行熱穩定性試驗,應與病毒滴定同時進行。37℃放置48小時後,按2.2.4.2項進行病毒滴定,病毒滴度應不低於5.0lgCCID〈[50]〉,病毒滴度下降應不高於1.0lg。

3.3.6病毒分布均勻度

每批抽查糖丸l0粒以上,測定疫苗糖丸的病毒分布均勻度。逐粒滴定病毒含量,各粒之間的病毒含量差不得超過0.51g。

3.3.7雜菌數檢查

同一天滾制的糖丸為1個供試品,每個糖丸滾制容器中取樣不得少於10粒,每粒雜菌數不得超過300個。

3.3.8致病菌檢查

不得含有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腸道致病菌或大腸桿菌。

3.3.8.1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檢查

取經l0倍稀釋的本品0.5ml,接種肉湯培養基1支,置37℃培養24小時,再用劃線法移種血平皿1個,37℃培養24小時,應無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如原料、輔料已做過此項檢查併合格,成品可不再做)。

3.3.8.2腸道致病菌檢查

取經10倍稀釋的本品1.0ml,接種GN或肉湯增菌培養基1管,置37℃培養,於6~24小時內用劃線法轉種鑑別培養基平皿1個,37℃培養24小時,如有革蘭陰性桿菌,應進一步鑑定是否為腸道致病菌。

3.3.8.3大腸桿菌檢查

取經10倍稀釋的本品,接種普通克斯列或麥康凱肉湯培養基3管,每管2ml,置37℃培養48小時,不應有產酸、產氣現象。如有產酸、產氣現象,應進一步鑑別是否為大腸桿菌。

疫苗成品

【別名】

小兒麻痹症活疫苗糖丸,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英文名:PoliomyelitisVaccine,Live(Oral)

漢語拼音:koufu jisuihuizhiyan jianduhuoyimiao

【規格】

本品劑型為糖丸,每人用劑量為1g重糖丸1粒,所含活病毒總量為5.95LgTCID50(或PFU),其中Ⅰ型為5.8LgTCID50(或PFU)、Ⅱ型為4.8LgTCID50(或PFU)、Ⅲ型為5.3LgTCID50(或PFU)。

【質量標準】

本品依據《中國生物製品規程》2000年版標準生產和檢定,符合質量要求。

【作用與用途】

本疫苗口服免疫後,可刺激機體產生抗脊髓灰質炎病毒免疫力,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

【作用】:服用脊灰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發生的特異性免疫措施。

【疫苗簡介】:目前我國使用的脊灰疫苗是減毒活疫苗,是混合糖丸疫苗。糖丸疫苗需用奶粉、奶油、葡萄糖等材料作輔劑,將液體疫苗滾入糖中,即糖丸疫苗。糖丸疫苗為白色,對熱非常敏感。屬於國家免疫規劃的第一類疫苗。

【接種對象與免疫程式】:出生滿2個月開始服糖丸,每次服1粒,連服3次,每次間隔≥28天,4歲復服一次。其他年齡組在需要時也可以服用。

【服用方法】:用消毒的藥匙將糖丸送入兒童口中,用涼開水送服咽下;月齡小的兒童,可將糖丸碾碎,放入藥匙中加入少許涼開水溶解成糊狀服用,或將糖丸溶於5ml涼開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儲存與運輸】:脊灰疫苗對熱敏感,低溫條件下比較穩定,應在-20℃~8℃的條件下運輸和避光保存。

【禁忌症】:一般無特殊禁忌症。燒、患急性傳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及孕婦忌服;對發熱、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活動期和重度腹瀉的兒童應緩用;對牛奶過敏者應慎用。

【服苗反應】:該疫苗比較安全,無嚴重的不良反應。個別兒童服苗後1~2天內出現發熱、噁心、嘔吐、腹瀉等,偶爾有皮疹,2~3天內不需要治療可自愈。症狀重者可對症治療。

【服苗時注意事項】:(1)本品只供口服,不能注射。

(2)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熱開水或熱的食物內服用。服食前後30分鐘內不能喝、吃熱飲料熱食。

【免疫效果】:經多年的實踐證明,脊灰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控制和消滅脊灰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存、運輸及使用期限】

自疫苗糖丸檢定合格之日起,-20℃以下保存有效期為2年,4~8℃保存有效期為5個月。運輸應在冷藏條件下進行。在盒簽標明的有效期內使用。

【劑型】診斷試劑

【貯藏】在2~8℃的暗處保存

【規格】1ml(10人份)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S20003029

【生產企業】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預防類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是套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製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藥品。預防用生物製品均用於傳染病的預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