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無城府

胸無城府

胸無城府,出自《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處事的心機。於胸無宿物、心口如一、光明磊落近義。[例句]我十分敬佩巴金老人的人品,他~,樸實無華,心靈如藍天一般透明,在今天這個功利浮躁的年代裡,這種說真話做真人的品質實在是難能可貴.在《群英會蔣乾中計》中,作者羅貫中運用生動細緻的動作、神態描寫,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胸無城府卻又自作聰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蔣乾形象。

基本信息

​發音

胸無城府胸無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釋義:城府:城市和官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出處:《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原來陳雨堂是一個胸無城府的人;心口率直;惟有一樣脾氣;歡喜學人家的談風。"

[辨形] 城;不能寫作"成"。[近義] 胸無宿物 心口如一

[反義] 心懷叵測 居心不良

[用法] 多指率真坦白;全無心機。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我十分敬佩巴金老人的人品,他~,樸實無華,心靈如藍天一般透明,在今天這個功利浮躁的年代裡,這種說真話做真人的品質實在是難能可貴.

[英譯] simple and candid

相關聯對

胸藏萬匯憑吞吐,腹有詩書氣自華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

心無城府情方篤,腹有詩書氣自華

身無傲骨情必卑,腹有詩書氣自華

墨翻衫袖吾方醉,腹有詩書氣自華

相關故事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後很惱怒,先後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後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於調動的途中,後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里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御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麼樣的官職,就要盡什麼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間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面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志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錯誤示例

在《群英會蔣乾中計》中,作者羅貫中運用生動細緻的動作、神態描寫,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胸無城府卻又自作聰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蔣乾形象。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褒義。不能表示缺乏謀略。)

延展閱讀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