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外傷

胰腺外傷

胰腺是一個具有內、外分泌功能的腺體,其位置深在,前有肋弓後有脊椎的保護,因而受傷機會較少,故常易誤診。直至1952年對胰腺損傷才有全面的報導。胰腺損傷占人群的0.4/10萬,占腹部外傷的0.2~0.6%。戰時胰腺損傷多為穿透傷往往因伴有大出血死亡率甚高。平均多由於腹部嚴重的閉合傷所致。有時為手術的誤傷胰腺穿透傷與閉合傷之比約3∶1。在一組1984例胰腺外傷中,穿透傷占73%,閉合傷占27%。

基本信息

病因

胰腺外傷胰腺損傷的致傷原理
交通意外中,尤其是汽車駕駛人員當汽車高速行駛中汽車驟然撞於物體上,其強大的慣性使駕駛者的上腹部撞擊於汽車方向盤上,導致胰腺受傷。有時當人體自高處墜落腰部呈過度層曲,同時雙側肋弓極度內收,瞬間一個暴發力,擠壓於胰腺上,造成胰腺不同程度的損傷。

胰腺損傷的部位,隨外力的方向而異,以胰腺頭、體部常見。當外力作用於右上腹或脊柱右側方,則胰頭部易被擠壓同時常合併有十二指腸膽道肝臟損傷此類損傷後果嚴重,死亡率甚高可達70~8

胰腺外傷胰腺結構圖

0%;當外力直接作用於上腹中部則損傷多為胰頸、體部的部分或完全斷裂併合並有腸系膜上動脈損傷;外力作用於脊柱左側方,胰尾常易受傷,此時多伴有脾破裂
併發症:

胰腺損傷後,雖然做了較為合理的處理,死亡率仍然很高,因伴發的大血管或周圍臟器的損傷所造成的死亡,往往超過胰腺損傷本身所引起的死亡。在倖存者中有30%以上出現併發症:如大出血、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胰瘺等。

1.大出血:是胰腺損傷後十分兇險的併發症之一,往往因難以救治而死亡。

2.胰腺膿腫:較少見,往往繼發於較嚴重的胰腺挫傷區挫傷的胰腺組織發生壞死,進一步形成膿腫。

3.胰瘺:是胰腺創傷最常見的併發症。可高達20~40%,以胰頭挫傷發生率最多。

診斷

胰腺外傷胰腺結構圖
(一)胰腺外傷的診斷,首先要明確幾個臨床問題,才能全面正確的做出診斷:

1.僅胰腺自身損傷,在早期常不會導致立即死亡。早期死亡者往往因合併其他實質臟器傷或大血管損傷大出血死亡。

2.單純胰腺損傷或有輕度合併傷時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及特異體徵,常難以診斷,延誤治療則合併症發生率增高。

3.胰酶的消化作用引起周圍組織壞死、出血,使損傷後合併症高達30~50%。

4.由於組織壞死及污染、失血、休克、免疫力下降,則感染擴散常易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甚高。

5.中度損傷的早期,加之傷後胰液的分泌暫時受到抑制,或胰酶釋放尚未被激活故早期症狀不典型甚易誤診。在術前做出正確診斷者僅占50%。

6.胰腺損傷後合併其他臟器傷發病率甚高。開放性損傷合併其他臟器傷:肝臟損傷45~47%胃腸傷47%,十二指腸傷24%,脾臟損傷21~25%,髒損傷23%,小腸損傷15%結腸傷19%,血管傷30%。閉合性胰腺損傷合併其他臟器傷:肝臟損傷18%,損傷5%,十二指腸損傷15%;脾臟損傷15%,小腸傷8%血管傷9%。

合併損傷的臟器多少與死亡率成正比:合併1個臟器傷死亡率為4%,合併2~3個臟器傷死亡率約為15%,合併4個臟器傷以上,則死亡率大於40%。因此當診斷為胰腺損傷時,必須全面的檢查腹腔其他臟器。

(二)胰腺損傷診斷要點如下:

胰腺外傷胰腺外傷時引流物放置的位置顯示圖
1.不可忽視上腹部挫傷

凡上腹部的鈍挫傷,不論作用力來自何方,均應考慮到有胰腺損傷的可能,當胰腺斷裂伴大血管傷多有明顯的腹部體徵,而胰腺損傷範圍小,又在隱藏的部位則早期易忽略,可在數日以至數周后始被發現。

2.要正確判斷血清澱粉酶

有時誤認為胰腺損傷後澱粉酶一定要升高,忽視了澱粉酶升高的時間,以及嚴重的胰腺損傷澱粉酶可不升高因而貽誤診斷。胰腺損傷後,血清激粉酶大多數升高(約占90%),但損傷與升高的時間成正比在179例胰腺鈍挫傷,傷後30分鐘內血清澱粉酶升高僅36例(20%)。因此,在胰腺損傷的初期由於胰酶分泌暫時受到抑制故可不升高。應行反覆測定做動態的觀察決不可因傷後一次的血清澱粉酶不高,而否定了胰腺損傷的存在。有人提出當疑有胰腺損傷時,收集2小時尿液測澱粉酶的量,比測定血清澱粉酶更為可靠。也可行腹腔穿刺或灌洗作澱粉酶測定以助診斷。胰腺損傷後的腹腔體液中,澱粉酶很快即升高,絕大部分為陽性。

3.對胰腺損傷後病程的發展,要有充分的認識

胰腺損傷輕者為挫傷重者可斷裂、破裂,有時合併十二指腸損傷。胰腺挫傷開始症狀隱蔽及至胰液滲出至一定程度時,出現自消化方呈現明顯的症狀在嚴重挫傷而胰腺包膜又未破裂者,由於挫傷的組織腫脹胰包膜的“緊箍”作用,則胰腺組織的損害,往往是進行性加重以至壞死。

4.胰腺損傷常與其他臟器傷相互混淆

由於胰腺周圍毗鄰大血管、臟器,故常合併其他臟器傷使症狀混淆,給診斷帶來了困難。有時只顧大血管傷或其他實質性臟器傷,而把胰腺損傷漏診。

5.其他檢查

B型超聲及CT檢查:對胰腺損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陽性率較高。

纖維十二指腸鏡逆行膽胰管造影(ERCP):對胰腺損傷診斷的陽性率甚高特別是確定有無胰腺導管損傷更有意義。

腹腔灌洗或腹腔穿刺:此法的診斷價值大,陽性率幾乎可達100%(腹腔積血抽出液澱粉酶升高)。

6.術中診斷要點

嚴重的胰腺挫傷或斷裂,開腹後即可做出明確的診斷:腹腔內積血及腹膜後血腫小網膜囊內積血等,一般診斷多無困難。而損傷較輕微者則易於遺漏。因此當疑及胰腺損傷時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

剖腹檢查的切口要夠大。提起橫結腸,將小腸向下推移,觸摸結腸系膜根部胰腺下緣及鄰近組織。切開胃結腸韌帶,將胃向上提,結腸拉向下方。再切開十二指腸外側的後腹膜,游離十二指腸,以探查胰頭的背側並藉此了解有無合併十二指腸損傷並將胰腺上下緣的後腹膜切開根據需要再行游離胰腺背面。在探查過程中,發現胰腺上有血腫者,應予以切開檢查即使是小血腫亦不能忽視往往損傷的胰腺組織即在血腫之下。有人曾強調:凡上腹部腹膜後血腫,均應考慮有胰腺損傷的可能。治療的病例中,後腹膜幾乎均有血腫。輕度胰腺損傷,包膜通常完整,僅局部水腫胰腺周圍有淤斑及不同程度的出血。

為證實胰管有無斷裂,有人主張將胰尾切除一小部分逆行插管造影亦可切開十二指腸,經十二指腸乳頭插管造影。這種檢查方法僅用於胰腺挫傷較嚴重、範圍較廣、難以證實胰管是否斷裂者。若為單純挫傷,一般僅予以充分引流即可治癒,若貿然切除胰尾,或切開十二指腸插管造影,將會加重創傷並造成胰瘺十二指腸瘺,增加了治療的困難為此則可採用美藍注入法:即用1ml美藍加入4ml水(鹽水),注入損傷遠端正常胰腺組織內,則美藍可經損傷的主胰管溢出。

檢查

胰腺外傷胰腺外傷(挫傷區)
1.實驗室檢查:血清磷脂酶A2(SPLA2)、C反應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多聚胞嘧啶核糖核酸(poly-(c)-specifiRNAase)、血清正鐵血紅蛋白血漿纖維蛋白原等,這些項目的檢查均有較好的參考價值但尚未普及使用。

2.B型超聲及CT檢查:可見小網膜囊積液、胰腺水腫等。因胰腺的損傷病理變化是進行性的,因此,影像檢查亦應做動態觀察。但有時與腹膜後血腫易於混淆。

4.腹腔灌洗或腹腔穿刺:胰腺損傷的早期,腹腔內液體可能很少,穿刺往往陰性。因此除掌握好腹腔穿刺時間外,多次穿刺方能達到明確診斷。

治療

一、胰腺損傷的急診處理

胰腺損傷後主要表現為腹腔內出血、急性胰腺源性腹膜炎,繼而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因而必須立即抗休克、積極擴充血容量,並適量輸入白蛋白以減少滲出在積極抗休克下不論血壓穩定與否,不應等待,應立即手術若傷情重篤出血量大,應邊抗休克邊進行手術不可等待血壓回升再手術。

二、胰腺損傷常見併發症的治療

併發症:如大出血、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胰瘺等這些併發症可發生在胰腺損傷後數目、數月至數年。因此,治療中決不可忽視這些問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