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革

胡革

: 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下頜骨髁狀突骨折36例臨床觀察;3. 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1例臨床觀察;5.

基本信息

姓 名:胡革
性 別 : 男
工作單位 :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所在科室 : 耳鼻咽喉科
職 稱: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職 務:科室副主任
擅長疾病:擅長頭頸腫瘤的診治、鼾症

臨床研究方向

潰瘍,口腔潰瘍,肉瘤,軟組織肉瘤,上頜竇癌

論文

1. 超聲霧化配合中藥微波導入治療聲帶小結42例;
2. 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下頜骨髁狀突骨折36例臨床觀察;
3. 小型接骨板在髁狀突中低位骨折中的治療體會;
4. 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1例臨床觀察;
5. 中西醫結合治療上頜竇軟組織肉瘤(附5例報告)。

經典案例

唐某,男,25歲,2006年開始鼻阻塞,隨後鼻塞逐漸加重,反覆出現流鼻血,當地吃藥打針未能緩解病情,鼻出血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現兩側鼻完全性阻塞,睡眠時打鼾,張口呼吸。2008年3月底,唐某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求醫。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患者雙側鼻腔和鼻咽部巨大腫塊,核磁共振和CT檢查,DSA造影證實唐某為巨大型鼻咽血管纖維瘤,腫塊已經占據整個鼻咽部,侵犯到鼻腔、翼齶窩、蝶竇、篩竇、上頜竇等顱底重要結構。傳統手術方法常採用鼻側切開和口腔硬齶切開進路,往往因大出血使術野暴露不佳,需行雙側頸外動脈結紮和全麻下第二次手術取止血紗包,因此該手術不僅難度大,創傷大,而且風險較高。
在醫務科的組織下,我科、放射科、麻醉科、ICU多次會診和研究討論,決定採用鼻內窺鏡微創外科技術切除大型鼻咽血管纖維瘤,鼻內窺鏡是利用光導纖維、高清晰度攝像顯像系統構成的一套手術設備,醫生利用直徑只有4毫米的鼻內鏡深入到鼻腔,清晰顯示過去無法觀察到的手術部位。我科自1997年開展鼻內窺鏡微創外科技術以來已有十餘年歷史,大部分醫師經過多次外出參加鼻顱底解剖及鼻內鏡學習班的技術培訓,至2008年已有上千例鼻內鏡手術經驗。手術決定:手術前放射科進行DSA主供血管栓塞,手術中麻醉採取控制性降壓以減緩創面出血,手術後中心ICU嚴密監測,防止手術後併發症及嚴重出血。
2008年4月3日,手術在耳鼻喉頭頸外科陳協雲主任醫師的指導下,由胡革副教授主刀、江永忠、吳棋醫師參與下,經過近3個多小時的艱苦手術,成功切除了唐某鼻腔及鼻咽部多個部位生長、連影像學也難窺全貌的長達6厘米的巨大腫瘤。術後經嚴密觀察治療,病人已完全康復。
此次巨大型鼻咽血管纖維瘤手術切除的成功,標誌著我院鼻內窺鏡微創外科技術也已達到省內領先水平,我院切除顱底腫瘤技術亦邁上了新的技術台階。
胡革副主任醫師手術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