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波

胡翠波

胡翠波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藝術之家。環境的薰陶,給了她接觸音樂,了解音樂的機會和條件。父母親都是當地的京劇團演員,父親拉京胡,母親唱花旦。

個人履歷

姓名:胡翠波
職業:青年歌手
生日:1985年02月27日
星座:雙魚座
現居地:北京 海淀
家鄉:山東 日照 莒縣

成長曆程

胡翠波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藝術之家。環境的薰陶,給了她接觸音樂,了解音樂的機會和條件。父母親都是當地的京劇團演員,父親拉京胡,母親唱花旦。小翠波話還說不利落的時候,就能隨著母親咿咿呀呀的唱,劇團大院的叔叔阿姨們都說“這孩子有唱歌的天賦!”15歲時,她已是全縣小有名氣的俏百靈了。家鄉,不僅給予胡翠波天生的一副好嗓子,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她善良、純樸的氣質,鍛鍊了她堅強、勤奮的品格。更幸運的是在她的藝術生涯中遇上了她的導師郭祥義教授。2002年8月份,她獨自一個人來到北京求學,找到了慕名已久的郭祥義老師,開始了一個新的學習過程。當時郭祥義教授並沒有因為她的基礎差而放棄她,反而為她訂製了最適合的教案。“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9月份,她幸運的考上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郭祥義教授淵博的音樂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震撼著她!慈父一樣的郭老師,給了她理想,彷徨的時候,為她點上一盞燈;驕傲的時候,為她敲起了警鐘……在郭祥義教授身上,她學到的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藝術修養,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如何做人!有了郭老師的精心調教,有了中國音樂學院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胡翠波開始慢慢成長,走向成熟。
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的一名聲樂專業學生,她非常懂得珍惜和利用這樣好的機遇。在學校里,她從來不放棄任何一次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的學習機會,不僅認真、努力的學習了專業的聲樂技術、曲藝、戲曲、民間民歌等等,也了解了中國的音樂史,接觸了一些西方音樂文化的精髓,培養了深厚的藝術品質。在校期間,她的學習成績也是步步提高,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從她的進步中可以看出她在自己所熱愛的民族聲樂藝術上的遠大志向、執著追求、刻苦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從事歌唱事業只有短短几年的胡翠波,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音樂的追求和思考,就像他的導師郭祥義經常評價她的那樣:“這是一個職業條件優秀、藝術潛質深厚、不但懂得努力學習並且懂得如何學習的好學生。”她並沒有因為先天的優越條件而放棄勤奮,而是更加努力地尋求更適合自己的聲樂藝術風格。
她音質寬厚,不但善於演唱多種地域風格濃郁的民歌,同時也能很好的塑造歌劇人物;當然這些也離不開她對音樂作品和人物的不斷揣摩和深刻分析。除此之外,我們在她的演唱中,能更多的體會到中國傳統音樂的多方位結合。原生態的大膽、質樸與科學的聲帶發聲融會貫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小調讓她演繹的輕鬆而韻味十足;京劇世家的家庭背景又讓她對戲曲的把握更顯遊刃有餘。她努力的尋求民歌、原生態、戲曲的完美結合,為“千人一面”的聲樂歌壇上,帶來一股清新而另類的氣息。

成就及榮譽

2005年10月,胡翠波參加了由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南北民歌擂台賽”,第一次嘗試用原生態的唱法演唱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包楞調》,力求專業民族聲樂和原生態民族聲樂的契合點,獲得“最佳傳承獎”。2006年6月22日,胡翠波出演中國抒情歌劇《傷逝》,並擔任女主角子君,她的演唱和表演獲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評。
胡翠波的演唱音色優美,音質寬厚,法度純正,富有個性,她演唱各種地域風格的民歌都能入情入境,出新出彩。在今天的個人演唱會上,她將演唱的曲目有山東民歌《我的家鄉沂蒙山》,陝北民歌《趕牲靈》,浙江民歌《對鳥》等。她唱的《說聊齋》、《大宅門》、《好日子》,或激情迸發,或委婉悠揚。她將原生態的質樸、民間小調的韻味、京劇藝術的精髓融會貫通,在民歌、原生態、戲曲間找到了一個有力支點。因而,她的演唱總能給人一種獨特的樂感詩情,一種別樣的藝術享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