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人》

《胡無人》

《胡無人》是一首以漢代唐,描寫一次出征,向胡兵展開激戰的戰歌。胡人只能指胡酋胡將胡兵。李白在詩中極力描寫霍去病帶領下漢家將士的英勇無敵,這是針對李林甫所謂“胡人勇決習戰”的,該詩為反對李林甫的建議而作。

簡介

《胡無人》描寫的是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北擊匈奴大獲全勝的戰況以此來批駁李林甫所謂的“胡人勇決習戰”。

作者

李白(公元701—762年),生於公元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稱為“詩仙”。

《胡無人》 李白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唐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唐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詩詞正文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乾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

《胡無人》 安史之亂

詩的內容與安史之亂時的情景不合。安史之亂發生後李白所作詩篇,都是直接描寫戰亂,指斥叛將的。《胡無人》全篇描寫的是出擊、進攻,而不是抗擊、應戰。詩中描寫戰鬥中遭遇敵虜的反擊主動在漢家將士一方,這和安史之亂中被迫應戰的局面迥然不同。全詩以霍去病作為主將,這在李白安史亂時的作品中是見不到的。“太白入月”預決安祿山之死也沒有根據。

《胡無人》是一首以漢代唐,描寫一次出征,向胡兵展開激戰的戰歌。胡人只能指胡酋胡將胡兵。李白在詩中極力描寫霍去病帶領下漢家將士的英勇無敵,這是針對李林甫所謂“胡人勇決習戰”的,該詩為反對李林甫的建議而作。詩中胡酋胡將胡兵應該指安祿山,《胡無人》當作於開元末天寶初。有無“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用猛士守四方。”這三句詩不能確定,但這三句對全詩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是全詩的要害。

霍去病簡介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善騎射。17歲即為漢武帝侍中,同年隨衛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率領800精騎長驅數百里,斬殺匈奴兵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功冠全軍,被封為冠軍候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騎兵一萬出隴西,進擊匈奴右賢王部。他6天連破匈奴五個王國。接著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與匈奴鏖戰於皋蘭山下,殲敵近9000人,殺匈奴盧候王和折蘭王,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多人。同年夏,霍去病再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越過居延海,在祁連山麓與匈奴激戰,殲敵3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霍去病因功授大司馬,威望超過了衛青,許多衛青部將紛紛轉投霍去病。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在長安病逝,年僅23歲。漢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連山形狀,墓前陳列“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遠征匈奴的豐功偉績,並謚予他景桓侯的封號。出葬之日,命歸降的匈奴將士身著黑衣黑甲,在長安至茂陵的道路兩旁列成幾十里軍陣,為霍去病送葬。

《胡無人》 霍去病

霍去病一生六次領兵出擊匈奴,其中四次以將軍出,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約12萬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英勇,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後人對霍去病備極推崇,李白《胡無人》詩云:“嚴風吹霜海草凋,筋乾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衛青有一個外甥叫霍去病,當年才18歲,也跟著上了前線。霍去病率領八百名壯士,趕了幾百里路,殺了匈奴單于一個爺爺輩的王,活捉了單于的一個叔叔和單于的相國。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進攻匈奴。霍去病六戰六勝,匈奴連連敗退。霍去病率領騎兵部隊越過了燕支山,一直追殺了一千多里。漢武帝為了慰勞他,要賞給他一所大房子,可他卻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