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舞石刻墓門

胡旋舞石刻墓門

在石刻墓門上,我們可以看到,門正面鑿磨光滑。在兩扇墓門上,各淺浮雕於一個跳胡旋舞的男性。舞者深目高鼻,虬須鬈髮,胸寬腰窄,上著窄袖衫,下身穿貼腿緊裙,類似於現在的舞蹈服,腳蹬長筒皮靴,旋身揚臂對舞於一圓形毯上。

簡介

陳列於寧夏博物館的胡旋舞石刻墓門是1985年在鹽池縣蘇步井鄉一座唐代墓葬中發掘出土的,這在唐代墓葬中尚屬首次發現。出土時它是成套的兩扇緊閉的石門,單扇石門呈長方形,長88厘米,寬42.5厘米,厚5.4厘米,上下有圓柱狀榫,兩扇門面閉合處各有一孔,出土時用鐵鎖鎖扣。
胡旋舞墓門扇胡旋舞墓門扇

胡旋舞 

胡旋舞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種樂舞,出自於西域小國康國,對其只有一些史書記載,並沒有實物佐證。胡旋舞石刻墓門是非常清晰、典型的胡旋舞圖案。胡旋舞傳入唐代之後,長安城內幾乎是人人學跳胡旋舞,傳入宮廷之後,更是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喜愛。據說,安祿山就是善於跳胡旋舞而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賞識。

記載 

 
在石刻墓門上,我們可以看到,門正面鑿磨光滑。在兩扇墓門上,各淺浮雕於一個跳胡旋舞的男性。舞者深目高鼻,虬須鬈髮,胸寬腰窄,上著窄袖衫,下身穿貼腿緊裙,類似於現在的舞蹈服,腳蹬長筒皮靴,旋身揚臂對舞於一圓形毯上。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門舞者側身回首,左腳立圓毯上,右腿後屈,左手微微上舉,右臂屈至頭頂,右門舞者右腳未著地,左腿側伸,略微屈膝,右手舉飄帶於頭上,左手旁伸作提襟狀。
兩人舞姿熱烈奔放,略有不同。周圍陰刻出捲雲紋的圖案,營造出舞者騰雲之上的意境。同敦煌石窟胡旋舞壁畫的形象、舞姿也基本相同。
關於胡旋舞,白居易曾寫長詩《胡旋舞》,將胡旋女的姿態神情躍然紙上: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詩中說,胡旋女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像雪花空中飄搖,像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都覺得比她緩慢,連急速的旋風也遜色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萬周轉個不停。轉得那么快,觀眾幾乎不能看出她的臉和背,這種描寫正突出了《胡旋舞》的特點。

藝術價值

這件胡旋舞石刻墓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類題材的石刻作品,是在我國唐代墓葬中首次發現,是研究唐代樂舞的珍貴資料。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
據1985年參與考古發掘的何繼英先生著文回憶,在發掘M6號墓時,他們發現,此墓的墓道長達26米多,寬近2米,深3.40米,是6座墓中墓道最長、最深的一座,這座墓有被盜過的痕跡。石塊壘砌的封門也保存完好,打開封門,露出雙扇石門,兩扇門的合縫處各有一圓孔,孔內鑲環形鐵鼻,其上掛一鐵鎖,將墓門鎖住。這,就是珍貴的胡旋舞石刻墓門。

石門上的舞伎展示的舞蹈即為胡旋舞。胡旋舞。又有團亂旋、團圓旋等稱呼,原出於中亞一帶。《新唐書·禮樂志》載“康國者,一曰薩末健……國人嗜酒好歌舞……開元初,貢……,胡旋女子。”胡旋舞由西域傳入後,受到中原各族人民的喜愛,尤其上層統治階級偏愛。並有不少唐詩描述了胡旋舞的丰姿,白居易《胡旋女》最為著名,“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元稹《胡旋女》也盛讚胡旋女的柔美,“胡人獻女能胡旋。……蓬斷草根羊角疾,竿戴朱盤火輪炫,驪珠進弭逐飛星,虹暈輕巾掣流電。……萬過其誰辨始終,四座安能分背面……”。可見,胡旋的旋律快、節奏快、轉圈急,難分背面,且舞者足不離地,兩足交替,快速旋轉。據所發現的圖案看,舞者並非僅腳尖著地,而是前腳掌著地,雙手上舉,身體略有彎曲,便於身體快速旋轉。相同或相似的唐代胡旋舞實物資料,考古發現的還有: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半截石碑上,兩側刻著兩個男子舞蹈形象;甘肅山丹縣文物館藏有一個胡旋舞銅俑,一邊跳著舞一邊用右手握著來通喝酒,形態逼真;太原唐墓出土長沙窯瓷壺上的舞蹈形象;陝西馮暉墓壁畫上的胡旋舞圖等。
石門的主人即墓葬主人據墓誌記載,屬中亞粟特人,即“昭武九姓”中的何國人氏。唐代今寧夏境內的吳忠市、鹽池、靈武一帶是昭武九姓人聚居的重要區域和集散地。中亞粟特人徙居寧夏境內,與唐朝設立羈縻州以安置突厥降戶相關。六世紀後期,突厥征服了中亞昭武九姓諸國,雖然突厥占領了其居住地,但昭武九姓人由於自己的生活習俗,在加入突厥後,仍然以自己擁有的部落而獨立存在。唐初,與突厥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唐太宗時,擒獲突厥可汗,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突厥遂降唐者十餘萬,其中有昭武九姓人。唐朝政府為了合理安置他們,以“朔方之地,自幽州至靈州置順、宥、化、長四州都督府”。靈州(今寧夏吳忠市)一帶遂成為昭武九姓人生活的一個重要區域。調露元年(679年),為了進一步採取強化措施,加強對河套地區突厥降戶的統治,“於靈、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為刺史,謂之六胡州。”六胡州便與昭武九姓人的活動密不可分,後來,昭武九姓人也從靈州流居河南與江淮一帶,有些地方的昭武九姓後裔,多稱靈州或靈武人。六胡州中的魯州在今寧夏鹽池縣境,窨子梁的何氏墓地就是見證。墓葬中出土流行於中亞胡人中的胡旋舞圖案是樂舞藝術的傳承和文化習俗地移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