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侔

14歲隨父行醫,博覽祖國醫學理論和先人醫案,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 20世紀30年代中期,又赴上海東南醫學院深造,學習西醫。 1959年,調省立醫院任中醫科副主任,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

簡介

胡大侔祖輩世代行醫。至祖父胡鑒(字金甫)即以中醫外(瘍)科馳名皖南,父胡淮亦同享盛名,然以中醫內科為主。胡大侔5歲私塾。14歲隨父行醫,博覽祖國醫學理論和先人醫案,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20世紀30年代中期,又赴上海東南醫學院深造,學習西醫。走上了中西醫結合的研究道路。民國26年(1937)父病逝,遂回太平繼承祖傳診所行醫。足跡遍及大街小巷,山鄉水村。胡大侔在民主革命時期,思想進步,同情革命,常以錢款、醫藥幫助、支持地方游擊隊,掩護中共地下幹部、交通員,為游擊隊傳送情報。民國35年秋見到了中共涇、太、石工委書記陳愛曦,此後,不斷為游擊隊訂報刊、購藥品,治病療傷,並將國民黨23集團軍軍官佐送以打獵的4支步槍送給了游擊隊。

經歷

建國後,胡大侔先後當選為太平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安徽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安徽省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安徽省副主任委員。他醫學上學貫中西,畢生堅持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1959年,調省立醫院任中醫科副主任,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曾與胸外科合作,用祖傳瘰癘丸精提簡化後,治療胸壁結核、頸淋巴結核及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切寒性膿瘍;與內科合作用單位西茜治療污染性肝炎,加速退黃;與婦產科合作治療產後尿瀦留等疾病,均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並將祖傳方劑與自己畢生的醫療經驗進行整理,全部貢獻給國家和傳授給弟子。他自己臨床經驗整理的部分驗方收入安徽省衛生廳出版的《臨床驗方彙編》一書中。
胡大侔博學多才。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且還是位勤勉的詩詞創作者。業餘常以詩會友、詩詞唱和,抒發情懷,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面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家藏祖孫三代醫案全被抄走。1972年9月21日,因憂憤成疾與世長辭,享年6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