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武

胡偉武

胡偉武,1968出生,浙江永康人,中共黨員,1996年3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1號”研製組組長,全國青聯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黨的十九大代表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胡偉武胡偉武
1986年09月——1991年0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大學本科學習;
1991年09月——1996年03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博士研究生(免試直接攻讀),獲工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計算機專家夏培肅院士);
1996年03月——1997年06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助研究員(1997.06—1997.07參加第一屆863高級技術人才培訓班);
1997年07月——2000年02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0年03月——至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研究方向

微處理器設計、計算機系統結構、積體電路設計等。

科研成果

項目

1、“四核龍芯通用CPU研製”,國家863重點項目,負責人,2008.1-2010.12
2、“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負責人,2004.1-2007.12
3、“高性能多核CPU結構設計及原型系統研究”,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性項目,負責人,2007.1-2007.12
4、“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晶片設計”,國家863項目,負責人,2005.5-2005.12
5、“高性能通用CPU晶片全定製實現及系統集成”,國家863項目,負責人,2002.10-2004.6

成就

虛擬共享存儲系統
胡偉武實現了一個虛擬共享存儲系統,並以自己女兒命名JIAJIA(佳佳),該系統實現鎖的高速快取一致性協定,並在國際上的同類系統中首次實現了把多台機器的記憶體空間組織成更大大的共享空間。佳佳已被二十多個
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科研單位使用。
2001年,胡偉武出任龍芯CPU首席科學家,在中科院計算所李國傑所長和唐志敏研究員的領導下,率領幾十名年輕骨幹(其中科大校友占一半)日夜奮戰,2002年9月28日,中國第一枚通用CPU龍芯一號成功發布,終結了中國計算機產業“無芯”的尷尬歷史。

研製

2002年8月10日清晨6時零8分,是一個在我國計算機領域裡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從那一刻起,中國人結束了只能用外國人的CPU造計算機的歷史,中國計算機事業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翻開這一頁的就是胡偉武,是他帶領科研人員以高度的愛國情懷和創造精神,歷經拼搏,研製成功我國首枚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晶片。
研究過程
從2001年3、4月份胡偉武主動請纓組建CPU設計隊伍,到2002年8月第一個完全自主設計的通用CPU在200多MHz的主頻下跑起來,這一驚人的速度,得益於正確的技術路線和一幫全力拚搏的年輕人。
研製開始時,胡偉武與同事們就確立了三條技術路線。一是堅持高起點,從高性能通用處理器入手,走跨越式發展的技術路線。這是根據國外的成功經驗,通過高端通用CPU的發展來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二是堅持兼容性設計,他認為不兼容設計是導致我國處理器設計技術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把兼容性設計當作通用處理器的生命。三是堅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方針,設計中的每一步都經過反覆驗證。這也是胡偉武的作風使然。他一直要求自己、要求部下要踏實工作,“把工作做紮實了”。他把所訓里的“求實、創新”發揮為“求實,求實,求實,創新”,就是針對目前國內科技界的一些浮躁現象提出來的。有了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研究工作就有了主心骨。通過現代EDA工具,研製組成員迅速補充和掌握了微電子知識和技術,為龍芯的成功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任務

胡偉武胡偉武
胡偉武正在從事的主要科研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並行處理系統結構,主要是共享存儲系統結構;二是高性能處理器系統結構及處理器設計。
在並行處理系統結構方面,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先後作為技術骨幹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攀登計畫項目及中科院“九五”攻關重大項目的研究,畢業後承擔了中科院院長創新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中國科學院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專項資助項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共享存儲體系結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提出了共享存儲系統訪存事件理論模型及存儲一致性框架模型;提出了基於鎖的高速快取一致性協定;並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研製出JIAJIA共享虛擬存儲系統。
在處理器體系結構和處理器設計方面,2000年起開始主要從事處理器系統結構的研究和高性能處理器的設計,承擔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龍芯處理器設計與驗證系統”的研究工作,是“龍芯”處理器的主要設計人員。已經基本完成“龍芯-1”的物理設計。“龍芯”處理器的設計與驗證系統已於2001年10月通過中科院組織的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龍芯”處理器的體系結構和設計方法先進。龍芯項目已經被科學院列入知識創新重大方向性項目,且成為國家“863”重大招標項目。
2002年9月份,龍芯投片成功,其功能相當於奔騰II,這在我國計算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是我國研製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的典範之作。將為國家安全和國防事業發揮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申請專利五項。

人物評價

“他的民族情結非常強烈,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張福新說,“胡老師”崇拜毛澤東,不是盲目,而是發自內心。因為在胡看來,帶領工農靠幾把槍打天下,取得民族解放,實在是難以想像的事情。
胡身上也有這種抱負,還滿懷民族復興的責任心。在他看來,中國引領全球科技長達千年,只是在近兩三百年才落後於西方。
胡偉武的理想主義色彩,可以從他幾年前的一篇名為《我們的CPU》中看出。這個受到中科院院士李國傑鼓舞而走上“龍芯”研發之路的博士,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文字敘述了龍芯1號的誕生過程。

獲得榮譽

中央國家機關2000-2001年度傑出青年
中國科學院第七屆傑出青年
全國第七屆青年五四獎章
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
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2000年獲中科院第五屆優秀青年稱號
2000年獲中科院盈科優秀青年學者獎
1999年獲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
1996年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1995年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術論文

[1]WeiwuHu,SharedMemoryArchitecture,HigherEducationPress,July2001
[2]WeiwuHu,JianWang,XiangGao,YunjiChen,QiLiu,GODSON-3:AScalableMulticoreRISCProcessorwithX86Emulation,IEEEMicro,29(2),2009[2]
[3]WeiwuHu,JianWang,XiangGao,YunjiChen,Micro-architectureofGodson-3Multi-CoreProcessor,hotchips2008
[4]WeiwuHu,JianWang,MakingEffectiveDecisionsinComputerArchitects"Real-World:LessonsandExperienceswithGodson-2ProcessorDesign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3(4):620-632July2008
[5]WeiwuHu,JiyeZhao,ShiqiangZhong,XuYang,ElioGuidetti,ChrisWu,Implementinga1GHzFour-issueOut-of-OrderExecutionMicroprocessorinaStandardCellASICMethodology,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2(1):1-14,January2007
[6]WeiwuHu,RuiHou,JunhuaXiao,LongbingZhang,Highperformancegeneral-purposemicroprocessors:Pastandfuture,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1(5):631-640,September2006
[7]WeiwuHu,FuxinZhang,ZusongLi,MicroarchitectureoftheGodson-2processor.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2):243-249,2005.2.
[8]WeiwuHu,ZhiminTang,MicroarchitectureDesignofGodson-1Processor,ChineseJournalofComputers,2003,26(4):385-394
[9]WeiwuHu,WeisongShi,andZhiminTang,OptimizingHome-basedSoftwareDSMProtocols,ClusterComputing,4(3),2001
[10]WeiwuHu,GangShi,andFuxinZhang,CommunicationWithThreadsinSoftwareDSMs,inProceedingsofthe200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usterComputing,Oct.,2001[2]
[11]WeiwuHu,DynamicDataPrefetchinginHome-basedSoftwareDSM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16(3),May,2001.
[12]WeiwuHu,FuxinZhang,andHaimingLiu,ANewHome-basedSoftwareDSMProtocolforSMPClusters,inProceedingsofthe6thEuro-ParConference,pp.1132-1142,Aug.,2000
[13]WeiwuHu,WeisongShi,ZhiminTang,WriteDetectioninHome-basedSoftwareDSMs,inProceedingsofEURO-PAR’99:ParallelProcessing,博導計算機軟體與理論5:909-913,1999[2]
[14]WeiwuHu,WeisongShi,ZhiminTang.JIAJIA:AsoftwareDSMsystembasedonanewcachecoherenceprotocol.InProceedingsofHIGH-PERFORMANCECOMPUTINGANDNETWORKING,PROCEEDINGS,1593:463-4721999
[15]WeiwuHu,WeisongShi,andZhiminTang,Reducingsystemoverheadsinhome-basedsoftwareDSMs,in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ParallelProcessingSymposium,IPPS,1999,pp:167-173
[16]WeiwuHu,PeisuXia,Out-of-orderexecutioninsequentiallyconsistentsharedmemorysystems:simulationresults,ChineseJournalofComputers,20(6):491-500,199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