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子

(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 (2).國子學生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zhòu zǐ
注音:ㄓㄡˋ ㄗㄧˇ

釋義

(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
《書·舜典》:“ 夔 !命汝典樂,教胄子。” 孔 傳:“胄,長也,謂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 孔穎達 疏:“繼父世者,惟長子耳,故以胄為長也。”按,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教胄子”,以《說文》引作“教育子”,《史記·五帝本經》則作“教穉子”,認為“育子,穉子也”。“育、胄古聲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並謂“教胄”兩字當連續,則以“教胄”即教育,與舊注異。
晉 潘岳 《世祖武皇帝誄》:“胄子入學,辟雍宗禮。”
宋 張栻 《宇文閬州志》:“ 栻 嘗以謂,自先王教胄子之法壞,大家世族不得盡成其材。”
(2).國子學生員。
晉 潘尼 《釋奠頌》:“莘莘胄子,祁祁學生。”
《隋書·高祖紀下》:“而國學胄子,垂將千數,州縣諸生,鹹亦不少。”
唐 杜甫 《折檻行》:“青衿胄子困泥塗,白馬將軍若雷電。”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五:“ 知節 , 全義 之子也。七歲父卒, 太祖 軫念曰:‘真羽林孤兒也。’召入內,送國子學,列青衿胄子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