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支原體肺炎

肺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過去稱為“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中,肺炎支原體最為常見。可引起流行,約占各種肺炎的10%,嚴重的支原體肺炎也可導致死亡。

概述

肺支原體肺炎

肺炎圖示肺炎圖示

本病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過去所謂的非典型性肺炎,大多屬於本病。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於細菌病毒之間的較小的微生物,它引起的病理改變以細支氣管炎及肺間質性炎症為主要特點。本病好發於秋冬季,患者多見 於青壯年及兒童。

症狀

起病多緩慢,表現有乏力,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但熱度一般不高,少數患者可無明顯症狀。陣發性的嗆咳,伴有少量粘液痰,有時痰中帶血,咳嗽頑固難愈 肺部體徵多明顯,部分患者可聞及乾濕音。血液檢查:白細胞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15000/立方毫米。血沉大多增快,發病2周后,冷凝集陽性,滴度在1:32以上。鏈球菌MG抗體陽性及血清補體結合試驗陽性有助於診斷。胸部X線檢查:早期可見形態多樣的炎性浸潤性陰影,多位於下肺野,有的表現為由肺門附近向外伸展的扇狀陰影,及索條狀、斑片狀陰影,陰影多在兩周內消退。

突出表現

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後,經過2~3周的潛伏期,繼而出現臨床表現,約1/3的病例也可無症狀。它起病緩慢,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發熱一般為中等熱度,2~3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間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也可有呼吸困難、胸痛。發熱可持續2~3周,體溫正常後仍可遺有咳嗽。
肺支原體肺炎患者雖然自感症狀較重,但胸部體檢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徵。鼻部輕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約15%有鼓膜炎。頸淋巴結可腫大。約10%~15%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除呼吸系統的表現外,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多器官損害。皮膚損害可表現為斑丘疹、結節性紅斑、水皰疹等。胃腸道系統可見嘔吐、腹瀉和肝功損害。血液系統損害較常見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見多發性神經根炎、腦膜腦炎及小腦損傷等。心血管系統病變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肺支原體肺炎患者胸部X線檢查變化很大,病變可很輕微,也可很廣泛。體徵輕微而胸片陰影顯著,是本病特徵之一。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時偏高。
肺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並不具特徵性,單憑臨床表現和胸部X線檢查無法做出診斷。若要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病原體的檢測。目前,國內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測。

冬季預防

支原體感染可以造成小流行,故應注意呼吸道隔離。秋冬季房間也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多喝溫水,飲食以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宜。多開展戶外活動,進行身體鍛鍊,尤其加強呼吸運動鍛鍊,以改善呼吸功能。在寒冷季節或氣候驟變外出時,要及時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