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桶挑戰

肥皂桶挑戰

象牙海岸發起“肥皂桶挑戰”,呼籲參與者捐出肥皂及消毒劑,提醒國民注意衛生,預防和抗擊伊波拉病毒。

基本信息

簡介

2014年9月中旬,西非國家象牙海岸毗鄰爆發伊波拉的幾內亞及賴比瑞亞,該國網民仿效早前席捲全球的冰桶挑戰,發起“肥皂桶挑戰”。

活動內容

挑戰者將一桶肥皂泡水從頭淋在自己身上。該活動旨在提醒國民注意衛生,預防伊波拉。

冰桶挑戰鼓勵參與者捐錢,肥皂桶挑戰則呼籲參與者捐出肥皂及消毒劑。象牙海岸為防伊波拉傳入,早前關閉接壤幾內亞賴比瑞亞的邊境,並禁止來自疫區的航班,至今未接獲任何病例。

伊波拉疫情

病毒概況

伊波拉伊波拉

伊波拉(Ebola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伊波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伊波拉”由此而得名。

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伊波拉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

大約一半的伊波拉病毒感染者會出現出血的症狀,這是因為患者身體內已經失去了抗擊伊波拉病毒的能力,一些組織開始壞死,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有效的“武器”來擊退伊波拉病毒。此前在與SARS和MERS病毒的鬥爭中清楚看到抗生素失去了效果,這些病毒使得我們的“武器庫”無能為力,人類與病毒之間的軍備競賽從來沒有停止過,可以認為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殺人機器。

疫情發展

伊波拉疫情伊波拉疫情

聯合國方面2014年9月18日透露,在非洲多國蔓延的伊波拉疫情已經導致超過2600人死亡,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通過相應決議抗擊伊波拉疫情。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援引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表示,伊波拉疫情迄今已經導致至少2622人死亡,另有5335人感染病毒。他形容當前的疫情依然“極端嚴重”。

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波拉疫情召開緊急會議並一致通過第2177號決議,呼籲聯合國會員國向遭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提供緊急援助。決議指出伊波拉疫情“已經威脅到國際和平與穩定”,並就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防控疫情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伊波拉疫情的大多數感染和死亡病例來自於上述三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安理會的這次緊急會議並講話,指出安理會此前僅有兩次就公共衛生領域影響國際安全的問題進行正式討論,而那兩次會議討論的議題都是愛滋病,由此可見伊波拉疫情的緊迫性。強調這次伊波拉疫情大規模暴發影響到所有人,而疫區的感染病例數每三周就會成倍增長。疫情也正在摧毀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的醫療系統。

潘基文在會上宣布成立聯合國伊波拉疫情緊急回響特派團(UNMEER),與非盟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緊密合作,實現防控疫情等五大目標。潘基文在會上還感謝中國古巴加拿大等國政府所做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