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綜合症

股民綜合症

股民綜合症,久坐不動、飲食馬虎、情緒緊張,在忽上忽下的股指面前,潛心鑽研股市、分析行情的股民們,不惜深夜透支睡眠在網上做功課、購買移動手機隨時看行情,裝病請假在家“盯”行情,幾近瘋狂,也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緊張焦慮、亢奮狂躁、視力下降、失眠、腰椎、頸椎病高發等隨之而來。

概述

股民綜合症股民綜合症
股民綜合症,隨著股市寬幅震盪影響,不少股民出現輕度焦慮、失眠等症狀,對此醫師表示多數股民患者年齡均在30-40歲左右,或是買股票或是買基金,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工作壓力、家庭成員不支持等原因表現出焦慮、不安,許多醫院接診了因股市而患上急性焦慮症的患者。

具體表現

整夜失眠

私房錢買股票整夜失眠,“要是虧了,我可怎么辦?這是我多年來的全部積蓄。”這是陳女士最近重複最多的一句話,陳女士雖然對股票一竅不通,但卻對小道訊息頗感興趣。最近,她就從小姐妹那裡打探到所謂內幕訊息,拿出15萬元私房錢全押在了一隻股票上。買之前深信不疑,買下後她又開始擔心,因為這是瞞著在外做生意的老公買的,她心裡焦慮不安,連開車手都會顫抖,整夜整夜地失眠,於是想到了找心理醫生。
醫生診斷:這是急性焦慮症,建議心態要放平些,可以適當撤出部分投資,減輕心理負擔。除了需要家人給予安慰與鼓勵之外,也可到郊外遊玩來緩解緊張情緒。

無股不歡

賺錢捨不得花無股不歡,一位網友是位白領,炒股前生活比較簡單但不失樂趣。炒股後上班一有空就打開電腦看股票走勢圖,回家打開電視就看財經新聞,或者看股票相關財經雜誌,還和同學網上交流探討行情。三個月前投入的資金在股市賺了6萬,於是一高興“五一”和同學去了趟香港,結果卻一件衣服也捨不得買,回來後又將錢投入股市,在諮詢時對醫生說我現在最不喜歡周末和假期,整個人都沒寄託了。
醫生診斷:這是典型的事件性焦慮,建議分散注意力,不要一味想著股票,努力恢復正常生活節奏。同時,適當地控制對有關股市的信息接受量,多接觸自然界,緩解緊張心理。

心理問題

股民綜合症股民綜合症
1、就近期的接診情況來看,在具有輕、中度焦慮、抑鬱症狀的人士中,股民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成為較普遍的現象。在上海另外幾家心理諮詢中心也表示這一階段以來,股民諮詢的比例大幅提升,其中又以30-40歲左右的女性居多。
2、最近很多股民來問診,他們往往一邊坐著說自己最近心神不定,一邊還在討論自己買的股票是漲是跌。同時一些醫生調侃的表示,以前根據心理學原理,依照不同的症狀,要追溯病源。而如今我們往往只要先問最近是不是做股票了,基本上就能把握得八九不離十。
3、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專家劉新民老師稱,前來諮詢的人群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受股市綜合症困擾的人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出現了心理問題,但作為旁觀者來看,我身邊很多人是‘陰陽臉’,情緒已經完全受股市起伏影響,出現了焦慮、不安、煩躁等症狀。

專家建議

1、對於目前社會上出現的股市心理綜合症人群,有關專家分析,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有相當大比重的股民其本身不懂股市投資,只是盲目跟風;其次股民心態不成熟,投機心理偏重。面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投資局面,股民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2、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股民應該對中國股市的歷史發展有個大致了解,面對波浪式上升的走勢,有利於增強股民的信心。其次豐富投資品種,在股市中的投入不宜超過總資產的1/3;在重視金融投資的同時,應重視心理投資、健康投資,增強自我調節能力;最重要是明確,炒股只是生活的很斜一部分,不要為了炒股而放棄或改變原有的生活。
3、股市大盤上紅紅綠綠的股票行情在瞬間不停地變換,它的亮度和彩色反差很大,易損耗視網膜。短期出現視覺疲勞,長此以往,可能加快視力退化,股民不要長時間一直死盯著顯示屏,可看一會,然後走出去,適當地遠眺,看些綠色植物;辦公一族每天要控制用電腦時間。即使在看電腦時,也要提高效率,不要一天8小時以上都泡在電腦前;對於有乾眼等眼疾的患者,可適當滴些人工淚液。

防範措施

股民綜合症股民綜合症
1、略仰頭看螢幕,坐半小時活動10分鐘,股民長久盯著顯示屏不活動,可造成頸、肩、背肌酸堆積,出現疼痛、酸脹、麻木、骨質增生等症狀。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讓身體處於疲勞狀態,易使頸椎、腰椎受損。尤其是中年人,一般從35歲後就開始流失。處於初老期的中年人,其肌肉、韌帶的彈性不如年輕人靈活。平視著看股市行情螢幕對脊椎的影響最大,略微仰著頭看螢幕,可能會好一些;此外要想減輕頸椎、腰椎酸痛的症狀,還可進行局部按摩。同時,建議在電腦前每坐30至40分鐘,需站起來活動10分鐘,自己有空還要勤轉轉脖子,還可避免因為久坐不動和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的肥胖。
2、春天和夏天本來就“肝目、心火偏旺”,容易失眠。如果再因為炒股而異常亢奮,本來就失眠的病人此時不僅容易病情加重,而且還難以治療,在股票投資上,要儘量保持心態平衡,別把輸贏看得太重,更不能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只是一門心思地炒股票。在白天要平衡好工作、生活和股票投資,不要過於興奮,否則晚上不易入睡。到了晚上,上床後,就專心睡覺,不要過多想行情高低、是否拋股等決策性問題。臨睡前,可喝杯牛奶,以助睡眠。
3、炒股過於亢奮防止過激行為,如果為了炒股,開始出現每天茶飯不思地泡在電腦前、營業廳里,甚至出現失眠、亢奮等,開口閉口必說股票,就可能進入走火入魔的狀態了,需要注意及時降降溫。當股民已經進入完全的亢奮狀態時,很顯然他們也很難客觀、理智地去分析行情,進一步很好地投資了。因此保持平常心態,理性對待投資,這點對投資者而言很重要。不過,苑成梅醫生也表示,如果真的有人在炒股失敗後發生跳樓、自殺等極端行為,可能也不僅僅只是因為投資失敗。對一般人而言,股市失利還不致於讓人走投無路;發生極端行為還與平時性格因素、可能長期處於抑鬱、焦慮等精神狀態有關,投資失敗只是誘發過激行為的一根“導火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